本文目次
一、「空性」、「佛性」、「法性」
(一)「空性」、「佛性」、「法性」三者之別
(二)自性、見自性;空性、見空性;佛性、見佛性
(三)明心見性
二、聖嚴師父的禪學(禪修)與如來藏思想的推論與融合--佛性如來藏視同空性如來藏
(一)對《六祖壇經》的高見—以中觀和如來藏立場論述明心見性
(二)「佛性如來藏」視同「空性如來藏」的高見
--------------------------------
--------------------------------
一、「空性」、「佛性」、「法性」
(一)「空性」、「佛性」、「法性」三者之別
之前,都以為把《聖嚴法師教話頭禪》看完了,可能對書中聖嚴師父書中的開示之道理,應該瞭解一二了吧!但事實不竟然。
有一天再查詢資料時,看到這筆聖嚴師父對「空性」、「佛性」、「法性」三者之別(案:原文在下面)的解說,吾人再詳細細讀一遍,竟然明白了,於是便做了一個圖表(以及把原文做了表以利閱讀),如下。
文中,我讀到這三句:
1.「一切法,不管是世間法或出世間法、煩惱法或解脫法,它們的本質皆是空的,都叫作「空性」。」
2.「本質同樣是空、無常,對有情眾生而言是「佛性」——具有成佛的可能性,而佛就是實證本質是空。
3.「法性」的意思,是指對無情眾生而言,它不能成佛,但它本身的性質也是空,所以叫作「法性」。
「空性」廣義上更含蓋了「佛性」、「法性」。因為「空性是遍於一切有情、無情的。」「佛性與法性是空性」。
這三句提示了「空性」、「佛性」、「法性」三者之別。聖嚴師父更進一步闡述如果以禪宗方法來實證此道理:「參話頭的目的,就是參到見佛性。」「我們要悟的佛性,是悟到一切法的空性,包括自己的本質也是空性,所以叫作「見佛性」。」「見佛性」之後,「煩惱會少一些」、「信心會很強」、「慈悲心也會出現,因為智慧和慈悲是同時的。」
所以瞭解這些名相,是為了讓我們明白,理論與實證二者的相互關係。
聖嚴師父讓我們瞭解「空性」、「佛性」、「法性」三者之別,乃至「見佛性」,理論與實證二者的相互關係。所以我們常見聖嚴師父的著作中,把「空性」即「佛性」,「佛性」即「空性」的敍述。
*******************
《聖嚴法師教話頭禪》:「一切法,不管是世間法或出世間法、煩惱法或解脫法,它們的本質皆是空的,都叫作「空性」。……這空性在你開悟的時候,對你自己來說叫作「佛性」,此時你看眾生皆有可能成佛,因為每一個眾生,無論身心都是無常,其本質都是空的,所以每個眾生都有佛性。
至於無情的眾生,是不是也可以成佛呢?當你成佛的時候,看無情眾生也成佛了。不過無情眾生本身是不會成佛的,它是有情眾生的附屬品,雖然其本質也是空的,但不是佛性,而稱為「法性」。本質同樣是空、無常,對有情眾生而言是「佛性」——具有成佛的可能性,而佛就是實證本質是空。「法性」的意思,是指對無情眾生而言,它不能成佛,但它本身的性質也是空,所以叫作「法性」。因此,空性是遍於一切有情、無情的。我們要悟的佛性,是悟到一切法的空性,包括自己的本質也是空性,所以叫作「見佛性」。
「佛」的梵文是buddha,意思是「覺」,能夠覺悟到一切法的本質都是空性,所以叫它「佛性」,也可稱為「覺性」,而木頭、樹等無情界,因為沒有辦法覺悟,所以它只是一個現象或者一樣事物。
佛性與法性是空性,是不是等於什麼都沒有了?不是。只是覺悟到自己的本質是空性,然而覺者還在。覺者是智慧者,覺的功能就是智慧,當智慧的功能還在的時候,他是有反應的。與世間一切眾生互動的時候,即產生智慧的功能,這是慈悲的表現。用智慧來度眾生,這個行為本身就是慈悲。
參話頭的目的,就是參到見佛性。見了佛性,你的煩惱會少一些,你的信心會很強,你的慈悲心也會出現,因為智慧和慈悲是同時的。如果你自認為見性了,但是你一點慈悲心也沒有,那這一定是假見性。」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第4輯第17冊,頁179-180)。
*******************
聖嚴師父在《承先啟後的中華禪法鼓宗》提到:「體驗正見,即是親見空性, 即是見自性,即是見佛性。」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第9輯第7冊,頁66)
又提到「前面所講解的佛性、緣起和空性,這些都是義理、道理,但是一定要加上實踐。」(《聖嚴法師教話頭禪》: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第4輯第17冊,頁207)。
所以從義理到實踐(實證)禪宗的明心見性,三個詞不同名但意義相同,可以分為:
1[義理]自性-->[實踐(實證)]見自性;
2[義理]空性-->[實踐(實證)]見空性;
3[義理]佛性-->[實踐(實證)]見佛性。
如下表:
*******************
詞條
*******************
#佛性
《神會禪師的悟境》:「既然是沒有具象的東西叫作佛性,為什麼還要講?那是要我們真正了解自己的執著而放下它,放下馬上就可以見到那個佛性的「性」,也就是〈顯宗記〉的「宗」。」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第4輯第14冊,頁20)。
《神會禪師的悟境》:「凡是有禪悟經驗的人所講的就是「心」,就是「佛性」,心是指智慧心、清淨心,佛性是不動的空性。只有以清淨的、無煩惱的、無分別的慧心,才能夠見到不動的、不變的而實際上是沒有一點痕跡可見的佛性,那便是「宗」,就是明心見性的「性」。」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第4輯第14冊,頁19-20)。
《禪與悟》:「一般人認為眾生都有成佛的本性,叫作佛性,並將之比喻為能夠長出菩提之果的樹。」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第4輯第6冊,頁288)。
《承先啟後的中華禪法鼓宗》:「空性之中有無量悲智功能,所以稱為佛性。」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第9輯第7冊,頁66)。
#空性
《觀音妙智──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講要》:「「生滅二圓離,是則常真實」,離開生滅,不要把生與滅當成執著的對象,徹底放下心裡的執著,此時才真正能夠體會到永恆不變的佛性與自性,那就是空性。」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第7輯第15冊,頁239)。
《觀音妙智──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講要》:「沒有什麼東西執著的,叫作空性」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第7輯第15冊,頁239)。
《聖嚴法師教禪坐》:「佛法所說的自性、法性、佛性,指的就是空性,一切現象本具空的特性,現象變而空性永遠不會改變,故說自性不變。」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第4輯第15冊,頁75)。
@《禪與悟》:「自性就是佛性,佛性就是空性,空性就是如來性。」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第4輯第6冊,頁288)。
#佛性講成空性
《法鼓家風》:「我講的禪不是如來藏,我是把佛性講成空性,就是中觀的空。我指導禪修時,也是根據這一點。所以要證明人家見性很不容易,因為實證空性才叫見性。」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第9輯第11冊,頁183)。
#見性
《法鼓家風》:「實證空性才叫見性」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第9輯第11冊,頁183)。
#親見空性=見自性=見佛性
《承先啟後的中華禪法鼓宗》:「體驗正見,即是親見空性,即是見自性,即是見佛性。」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第9輯第7冊,頁66)。
《公案一〇〇》,頁17:「放下自我的執著心、自私心、煩惱心、追求心、厭惡心、不耐煩心,那時就能見到佛性。」
*******************
(三)明心見性(明心-->見性)
聖嚴師父在其著作中,許多地方一再的提示所謂「明心見性」,是「明心」,便能「見性」()。
「明心」
@A1有了智慧,煩惱自然消失;
@B1除去眾生之無明習性
「見性」
@A2便能見到空性
@B2便見清淨的佛性
《動靜皆自在》:「所謂「明心見性」,就是以智慧的心,來明白煩惱的心。⋯⋯@A1有了智慧,煩惱自然消失,@A2便能見到空性;也就是@B1除去眾生之無明習性,@B2便見清淨的佛性。」(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第4輯第13冊,頁119)。(案:請參以下詞條)
*******************
詞條
*******************
《動靜皆自在》:「所謂「明心見性」,就是以智慧的心,來明白煩惱的心。
煩惱和智慧是相對的,智慧即菩提,
有了智慧,煩惱自然消失,便能見到空性;也就是除去眾生之無明習性,便見清淨的佛性。」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第4輯第13冊,頁119)。
《禪鑰》:「明心見性,明的是清淨的心,見的是不動的性。」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第4輯第9冊,頁115)。
《禪鑰》:「明心見性,明的是清淨的心,見的是不動的性。
心有煩惱時,是見不到佛性的,
只有在心清淨時,才能見到不動、不變的佛性。
煩惱心重,即是無明。
只有破除無明的煩惱心,般若的智慧性才能顯現出來。
智慧,即為佛的本性,事實上,佛的本性原在每個人的心中,與煩惱同在,不過被煩惱心掩蓋,便見不到佛性了。
一旦煩惱頓除,佛性頓現,智慧的功能也自然產生。
我們的心可暗可明,暗是煩惱,明是智慧,
當智慧出現之時,就能見到佛性;
佛性又叫真如,它是真實的、不變的,而且永遠不動的。
因此學佛修行的人,若希望除煩惱而得智慧,那就要明心見性。」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第4輯第9冊,頁115)。
《禪鑰》:「悟即是明心見性,
當你心中在一念之間,沒有了執著與煩惱之時,你便發現眾生本來是佛。」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第4輯第9冊,頁122)。
《禪鑰》:「眾生是沒有開悟的佛,而佛是已經開悟的眾生。
悟即是明心見性,當你心中在一念之間,沒有了執著與煩惱之時,你便發現眾生本來是佛。
迷是不見自性即空,
所以見性的人即知自性本身,沒有功能、沒有動作。
自性被煩惱的心蒙蔽時,是眾生;
自性離開煩惱心時,即與佛同。」
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第4輯第9冊,頁122-123)。
《聖嚴說禪》:「當六祖從五祖弘忍得到法的傳承之後,五祖勸六祖到南方隱匿起來,否則可能有人對他不利,六祖於是帶著衣缽到了大庾嶺。當五祖的門下發現法已經傳到嶺南去了,很多人就動身去追。其中有位曾任將軍的出家人叫惠明禪師,追上了六祖,六祖遂把衣缽放在大石上,自己躲在草叢裡。惠明看到衣缽,心中產生反應,大叫:「我不是為衣缽而來,是為求法而來。」
六祖聽到這句話,受了感動,從草叢裡出來對惠明說:「在不思善、不思惡的情況下,什麼是你惠明上座的本來面目呢?」8
這個本來面目就是「明心見性」的「心」和「性」。
「心」是智慧,
「性」是佛性。
一定要到心中無罣礙,心中不存任何痕跡,這時再看一看你的本來面目是誰。
《涅槃經》中說,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9人本來具備的條件跟佛完全一樣,所以叫本來面目。
如果常常有善、有惡、有好、有壞,心中始終被這觀念所混淆,就會愚癡而沒有智慧,唯有不思善、不思惡,才能明心見性。
這兩句話使惠明當下就開悟了,後來有好幾位禪師叫弟子照著這兩句話去做,也滿有用。」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第4輯第11冊,頁29-30)。
《書序》:「不論何種緣起之說,目的皆在使人明此真心見其空性。」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第3輯第5冊,頁22)。
《書序》:「若要實證此一境界,必須修行,最直捷的修行方法,便是禪宗所謂的「離心意識參」,也就是從各人自己的動心起念之前,尋找未有生死之時的本來面目。」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第3輯第5冊,頁22)。
*******************
二、聖嚴師父的禪學(禪修)與如來藏思想的推論與融合--佛性如來藏視同空性如來藏
(一)對《六祖壇經》的高見—以中觀和如來藏立場論述明心見性
聖嚴師父就《六祖壇經》的立場,把中觀和如來藏的思想作了融合,以其說明1.「《六祖壇經》是以般若為方法,以如來藏為目標,用般若的空觀來破除煩惱的執著,以期達到「明心見性」的目的。」,2.(《六祖壇經》)「它是用般若智慧以達見性成佛的目的。」
#《禪與悟》〈《六祖壇經》的思想〉:「從《六祖壇經》的內容固然可以看到濃厚的如來藏思想的成分,那是受了《楞伽經》系統的影響;同時又發現他特別強調般若和智慧功能,所以又是屬於般若思想的傳承者。照道理,般若的思想是屬於「空」的,也可說是屬於中觀哲學的範疇;而《楞伽經》的思想既強調唯識,更強調如來藏,實際是以發揮如來藏思想為其重心,這是印度大乘佛教的另一個系統。至於《六祖壇經》怎麼可能把如來藏和中觀的兩系合而為一,這是值得討論的問題。其實《六祖壇經》是以般若為方法,以如來藏為目標,用般若的空觀來破除煩惱的執著,以期達到「明心見性」的目的。所謂「明心」就是無煩惱的清淨心,「見性」就是見到與佛無二無別的佛性。佛性是如來藏的另一個名字,清淨心是般若智慧的別名,它是用般若智慧以達見性成佛的目的。此二者雖有不同的名字,也有不同的立場,然而是一體的兩面。若得其一,必得其二,不見其一,不得其二;明心一定能見性,見性一定是心地光明。從中觀的立場看般若,若得般若即見諸法自性是空,那就是目的,不再另有如來藏、佛性、法性等目的可求。可是從如來藏系統來看,般若只是功能,不是其本體;功能必定有其所屬,所以產生了如來藏和佛性等思想。於是《六祖壇經》雖讓人見到般若的思想,實際上是以如來藏為根本,這是非常明顯的事。」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第4輯第6冊,頁327-328)。
(二)把「佛性如來藏」視同「空性如來藏」的高見
以「空性」即「佛性」,「佛性」即「空性」的觀點。在三大系之中的如來藏思想,聖嚴師父更以禪學(禪修)的立場,推論出「佛性如來藏」視同「空性如來藏」的推論,解決了如來藏思想「大我如來藏」之觀點上的差異,是為聖嚴師父的高見。如下圖(案:圖表整理自下面的原文):
******************************
#《華嚴心詮──原人論考釋》:「其實,《中論》卷四〈四諦品〉,先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又說:「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空)。」此無與空,是同一個梵文字śūnyatā的異譯(大正三十,三十三上及中)。這已明確地告訴了我們,唯有空是能夠促成一切法的,青目論師對此的解釋是:「以有空義故,一切世間出世間法,皆悉成就,若無空義,則皆不成就。」(大正三十,三十三上)可知空性是眾生的主體,也是成佛的正因。〈四諦品〉又說:「若先非佛性,不應得成佛。」(大正三十,三十四上)空性即是佛性,若無佛性,豈能成佛?青目的解釋是:「以先無性故,如鐵無金性,雖復種種鍛煉,終不成金。」(大正三十,三十四上)以此可知,若將佛性如來藏視作即是空性,雖在中觀見,也是認同的。其實,在《佛性論》卷一,已說「空是佛性」(大正三十一,七八七下)。請參看「大乘破相教」的考釋第一條目。」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第7輯第14冊,頁248-249)。
******************************
理論要以配合實證的,因此,聖嚴師父說「如果有人能夠聽聞佛法、思惟佛法、修習佛法、而實證諸法的本性是空,便是悟見了如來藏中的佛性,便會深信自己必將於未來成佛。」
******************************
「中觀哲學主張「諸法自性空」,諸法是遍指一切有為法及無為法,
若能實證「諸法皆空」,即知此空,
在器世間的無情諸物,名為法性;
在有情世間的一切眾生,名為佛性;
在無漏無為的解脫寂滅,名為空性。
如果有人能夠聽聞佛法、思惟佛法、修習佛法、而實證諸法的本性是空,便是悟見了如來藏中的佛性,便會深信自己必將於未來成佛。」(《漢傳佛教的智慧生活(修訂版)》: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第5輯第8冊,頁66)。
#《聖嚴法師教話頭禪》:「
二、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空,見空即見佛
為什麼將「空」稱為「佛性」?
在《中阿含經》裡,有一篇用象的足跡做為譬喻的經文,叫作〈象跡喻經〉,其中說到︰「若見緣起,便見法;若見法,便見緣起。」到了《佛說大乘稻芉經》則說:「若見因緣,彼即見法;若見於法,即能見佛。」而《佛性論》說:「空是佛性。」《中觀論》也說:「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將以上經論所說的整理之後,演化如下:「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空,見空即見佛。」
其中,「若見緣起,便見法」,所見的法是指緣起法,實際上等於是見到了佛。空是空性,而空性是佛性,所謂「見空」,也是指見到佛。因此,我們說「見性」,見的是緣起法,其本身是空。
禪宗的祖師沒有這麼說,因為恐怕引生誤解:「既然空了,那還有什麼好修行的?」
實際上,當我們強調佛性就是空性的時候,大家才會相信每個眾生都有佛性,因為誰沒有空性?這在一切無情眾生中是「法性」,在有情眾生中則是「佛性」——有成佛的可能性、有見空性的可能性。
問題是,佛發現了緣起,發現了一切法、一切現象都沒有永恆不變的自性,所以成了佛,而佛將這些真理告訴我們之後,大家都聽到了、聽懂了,也願意接受了,但是我們的煩惱還是在,並沒有因此減少。
有很多學者專家研究佛教,專門研究佛性,或是某經、某論,他們可能懂得很多,但是煩惱可能也還是很多。因為他們雖然研究得多、知道得多,但分別心也多了,執著也相對地增加,所以變得非常在乎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若是不贊同他人的意見時,很可能就會將對方當成了敵人。
三、將佛法與生命結合
以如此的態度研究佛學,跟自己的生命是完全沒有關係的,主要的原因,就在於沒有真正經過禪法的修行、沒有實踐的工夫,而僅僅是從佛法名相上、思想上知道,卻沒有真正的體驗,所以煩惱還是很重。當然,也有研究佛教的學者,知道有這種狀況或問題,所以他們會修行。在日本和美國,我都遇到過這種行解並重的學者,既懂得佛法的道理,也確實地修行和實踐,如此才能真正將佛法與自己的生活、生命相結合。
前面所講解的佛性、緣起和空性,這些都是義理、道理,但是一定要加上實踐。所以,你們在這裡參話頭就是在實踐,看起來好像很無聊,但卻是非常有用的。就好比賽狗場的狗,如果不經訓練,牠跑得沒這麼快,所以需要很用心、很耐心地不斷訓練,狗才能夠得到冠軍;如果狗老是吃得肥肥胖胖的,那牠就只能讓你抱在手上,沒有辦法跑得飛快。
既然已經說穿了,佛性就是空、就是無,為什麼我們還要問、還要參?這在佛經裡有一個比喻:如果聽懂了名相、聽懂了道理,自己也會說,卻不去實踐、不去體會,就像是「說食數寶」。
「說食」的意思,是將餐館裡所有的菜單、食譜都背得滾瓜爛熟,每道菜的名稱、配料、味道、營養成分,乃至烹調方式等,都記得清清楚楚,研究得透透徹徹,也能講得頭頭是道,但是自己卻沒有吃過。「數寶」則是替別人數財寶,即使你數過了珍珠、鑽石、紅寶石等,但這些財寶都是別人的,所以數完以後,最後都不是你的,一件也不能帶走。反之,如果去實踐的話,你必須真正地品嘗每一道菜,好好地消化它,將它變成是你的營養,這道菜對你而言,才是有用的。」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第4輯第17冊,頁205-208)。
******************************
寫於2024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