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4日 星期一

老實


為了交換禮物之用,
早上紙刻一張「老實」,
期勉自己,
「老實」面對自己,
「老實」對待他人。
20181224聖誕節前夕。





聖誕前夕禮物

蕭菩薩每年都會寄來筆記本,今天聖誕前夕收到的聖誕節禮物🎁😄 😄 😄⋯⋯20181224





2018年12月22日 星期六

如何讓蛾出來?

甲問:「蛾在玻璃瓶內,在不打開、不打破玻璃瓶及不傷害蛾的情況,如何讓蛾出來?」
直心的回答:「根本沒有玻璃瓶!」
根本沒有玻璃瓶這東西,其實是自在的。

這問題很像下面的公案:
「禪宗的四祖道信(西元五八○─六五一年),十四歲時初見三祖僧璨,便說:「願和尚慈悲,乞與解脫法門。」三祖反問道信:「誰縛汝?」道信回說:「無人縛。」三祖便說:「何更求解脫乎?」道信便於言下大悟。《景德傳燈錄》卷三)」(《禪與悟》, 35)
「六祖的法孫──石頭希遷(西元七○○─七九六年),一日有僧請示:「如何是解脫?」希遷反問他:「誰縛汝?」
僧又說:「如何是淨土?」希遷再度反問:「誰垢汝?」
僧更問:「如何是涅槃?」希遷依舊反問:「誰將生死與汝?」
《景德傳燈錄》卷一四)」(《禪與悟》, 36)

聖嚴師父解釋:「禪師對弟子的問話,均用反詰法而不用說明法,看來似乎未曾解答問題,其實是最好的回答,而且是最最中肯有用的答案。所用『誰縛汝?』『誰垢汝?』『誰將生死與汝?』一個『誰』字和一個『汝』字,已經明顯地點出了那個『諸法無我』的『我』字。一般人不知「無我」』,所以受苦,又不知為何受苦,總還以為有好多個『他』或許多的『你』,使得『我』在受苦,以致上等之人希望以修行的方法來讓自己解脫,次一等人則求神明保佑好讓自己逢凶化吉,下等之人便怨天尤人而不知何以自處了。」(《禪與悟》, 36)

經過反詰法,提示最好的回答;
若能直心回應,那是真心流漏。(20181222




2018年12月4日 星期二

參加瑜伽焰口施食法會之心得

     比照往年,水陸法會期間有三場的瑜伽焰口施食。第一晚(11月26日)的三大士瑜伽焰口施食法會,到了壇場,法會已快要開始了。順著法會的儀程站立或坐著唱誦,一邊唱誦一邊循著《瑜伽焰口施食要集》的經文,唱到後半段一時才明白,原來瑜伽焰口施食法會,除了前後的功德堂回向,前半段的唱誦都在引請諸佛聖賢(《瑜伽焰口施食要集》頁六十六), 後半段(頁六十六之後)從「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惟心造。」,「次結破地獄印」(咒文省略),「地藏十王起哀憐,揭案消名納善緣,亡者須仗如來教,願憑法力判生天」,接唱「奉請地藏王菩薩摩訶薩」和「香花迎,香花請,南無一心奉請」,才是瑜伽焰口施食三惡道報的開始。

  參加那麼多次的瑜伽焰口施食法會,多不留心監香法師的述說,只是一味順著法會的儀程唱誦;這一次,自己從儀程的唱誦中,突然才明白它的架構,心中有說不出的歡喜,隔天早上與法師們聊天之時,順便把前晚參加法會的發現分享出來,法師說:「不錯不錯,有新的發現耶!」20181204

  

  

2018年11月15日 星期四

童心的心地

昨天(11/14,星期三)午休後從御鼎法師寮回分院,正往門口直走時,經過大廳時直覺有一個小男生在打球,沒去理會,直往大門走去,突然小男生叫住我,說:「師父!師父!我是佛教徒,我阿嬤帶我去寺院,那裡有許多師父在出坡!」我好訝異,停住腳步跟他來回說了幾句話,還問他有沒有到過隔壁的分院,他說沒有。我請他有空跟阿嬤說,可以來分院走走!

晚上備完課,拿著僧鞋正準備出大門做電梯回御鼎法師寮,突然在知客櫃台處有一個小女生叫住我:「法師,阿彌陀佛!」我回說:「好乖!阿彌陀佛!」見她帶著口罩,大概是感冒的樣子,問她有沒有吃藥?小女生回說:「有!」我向她說吃了藥感冒才會好起來!過後向小女生道別,便回去養息了。

好巧,一天當中遇到二個小朋友主動向我打招呼,小朋友的童心之純真,直露無遺!若人長大後,還保有此童心的心地,再加大後天的修持,必有其成就!( 20181115)

2018年11月11日 星期日

新環境的學習

去年一年的自修(2017.8.1-2018.7.15),
一年的「無事」,
讓我沉浸在《華嚴經》和拜《水懺》當中。


九月的人事異動,得以如願來到分院領執,學習不同的面向;
算是「不忙」中的「密集」,
如何說呢?
每週例行的共修,還會插入不定時的例行會議和活動,
結果會出現每週日日都有「事」,
從一年的「無事」,到日日都有「事」,
師兄弟都會來問候,「妳去那邊還適應吧!」
來分院還不到一個多月,自然的回覆說「還在適應中……」

一年多沒碰殿堂法器了,
重拾起來總是「卡卡」的,
先前的薰習,雖「卡卡」的,
重新練習之,卻沒有忘掉它,……


昨天跟一位法師分享,
來分院領執,
學習「讓」和「聽話」,
這是自己一個生命旅程的另一番體會。

在這之前從沒想過的,
新生活,新環境的因緣聚會下,
心明白,心曉得,
這就是在這階段要去學習的!

(20181111)





2018年10月11日 星期四

照著因緣走

平平淡淡,
照著因緣走,
舊課該結束便結束,因為因緣滅了,
新課該承擔便將課程重新準備好,因為因緣生了。
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在因緣生因緣滅的流動中來運作,
沒有得意,沒有失意,
輕輕淡淡的把事情做好,便對了!

新的地方,新的適應,
把新安排的執事練習熟,
去面對它,學習它,學好便放下了!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舊的放下,新的自然來,
一切都在因緣生因緣滅的流動中來運作!
(20181011)




2018年9月24日 星期一

因緣找人、人找因緣

倓虛大師的《影塵回憶錄》是一本值得看的自傳。倓虛大師把他一生所經驗的事如實的描述,在讀到他自述修廟辦學中所得的經驗:「凡事不可強求,強求就要出毛病,幾十年來,無論蓋廟或辦學,都是『因緣時節』成熟去找我,我絕沒分外去強求。因緣找人,事情就好辦,人找因緣,事情就不好辦,這是過去我在修廟辦學中所得的經驗。」

當讀到這一句「因緣找人,事情就好辦,人找因緣,事情就不好辦」深深觸動我心。
話說歷經了各個安排人力的主管,我常會想辦法提出我的「願望」,畢竟這「願望」是「人找因緣」,當然「事情就不好辦」了,最終我還是落了空。
我想還是「看破它」、「放下它」吧!許多事情真的不能強求,真的要看因緣來成事,讓「因緣找人」,或許我的「願望」在未來才會圓滿吧!(20180924)



2018年9月20日 星期四

苦茶油油漱法

昨天(9/19)上課時,問了同學們,大家有沒有牙痛的經驗呢?觀看全班,當然幾乎全班都舉了手。
有了牙痛,整天都隱隱作痛,
有了牙痛,整晚都睡不覺。

上週不知為何,竟然下顎的最後一個牙齒的牙齦,長了一個疱,摸了一下,還會搖啊!不打緊,隱隱作痛,讓我很不舒服!
印象中,我有長在牙齦下的牙齒,而我也以為長在牙齦下的牙齒欲長出來,碰到前面的牙齒,所以才會搖!金山小地方,不做這種治療,必須要到大醫院去診斷。預約到大醫院去診斷還要等好幾天,所以保健室法師帶我到金山牙醫診所診斷,初步診斷說是周病,醫生先給消炎藥,吃了消炎藥果真有效,牙齦旁的消了,牙痛也不痛了!

前天(9/18)到了榮總科,老醫生很細心的觀看,第一天就幫我拍了近十張的牙齒X光片,下午安排補一顆蛀牙,隔天下午排做深度周病治療。原來所謂深度周病治療是牙結石刮除,這種治療花了近一個半鐘頭之久。治療後,吃了藥,會搖的那一顆牙也好了一大半了!半年後回診再觀察。

話說在往榮總醫院的途中,車上與三位義工菩薩無所不聊,聊到今天是為了做深度周病治療,開車的郭菩薩便分享說他是看了一個節目介紹苦茶油油漱法之後,便開始試著用苦茶油油漱法(註:查了一下網路,茶油油漱法已廣為流傳一陣子了):

1)油漱一茶匙苦茶油510分鐘後,吐去。(註:吐出的油,需置塑膠袋中,再丟垃圾桶。不能吐在水槽或馬桶,因油會令排水管堵塞。)
2)接下來吞一茶匙苦茶油。
治療效果:(1)治牙周病;(2)治胃食道逆流。

當聽到郭菩薩分享還要吞一茶匙苦茶油,我問他為什麼要吞苦茶油呢?他說苦茶油可護腸胃,原來如此他以他個人的經驗,還叮嚀說要有耐心,持之以恆,如今他試了二年過之後,他的牙周病沒復發,胃食道逆流也好了,郭菩薩誠心的分享說「法師您回去可以試試看!」

每次當遇到自身的病痛,才會想到去看醫生,那已經在承受「果報」了,最好先做好預防(「因」),才不致於得「果」()。當聽到郭菩薩這麼誠心分享,我聽了好歡喜,決定來試試看,先做好預防(「因」),試看看苦茶油油漱法,才不致於得牙痛(牙周病的「果」)。20180920




2018年9月13日 星期四

一心一意的學習與奉獻

沒有得意,
沒有失意,
只有一心一意的學習與奉獻。
(20180912)

2018年9月11日 星期二

圖解菩薩戒.行.道

這學期被安排到安和分院上信眾的菩薩戒。信眾的菩薩戒上課內容,主要教的是聖嚴師父所改良的「法鼓山菩薩戒儀軌」中的內容項目。

這是第一次授菩薩戒課,當然在備課時,花了我不少時間來思考如何選定教材本和來消化資料;又如何運用去年自修時,閱讀華嚴經,有關華嚴經敍述久遠菩薩行的故事加入課程中

最重要的是,學著前輩的授課方式,在第一堂把整學期的重點跟同學介紹一番,便做成如下的投影片圖解菩薩戒.行.道」(二種方式的圖解)

簡要的圖解主要是依師父菩薩戒開示的內容圖解而成,希望能從簡要的圖解中,了解菩薩發菩提心(發菩薩願)、受菩薩戒、當一個菩薩行者,展開三大阿僧祇劫修菩薩、學菩薩道的重要意義










2018年9月1日 星期六

抄懷淨土詩13,94,108

今天抄了中峰明本禪師懷淨土詩三首,
屬於禪宗與淨土的內容!
一面抄,一面讀,
一面可靜心,
一面長智慧。
(戊戌七月廿二,20180901)






2018年7月12日 星期四

筆電送修

所用的筆電被我「操」到不行,今天打開電源,發現鍵盤多個字母不能打出來,進不了系統,只好聯絡資訊中心送修去。
人,也是一樣,自己將自己「操」到不行,終有一天各各器官的機能不再順暢運作,只得就醫把藥。
事事之無常,難以意料,
隨著這流動中的無常,該處理便去處理它,
處理了,就不去罣礙了。
(記於20180712)


2018年7月11日 星期三

念佛心

念佛,
所念的佛號有生有滅,
能念的心不生不滅,
不生不滅即是佛心,
即是我們的自性清淨心。
(記於20180709)



2018年6月29日 星期五

種種「有」都只是因緣生滅的現象罷了


種種「有」都只是因緣生滅的現象罷了;而因緣生滅的現象之所以能夠顯現丶運作,就是因為它的本性是空,這就是終極的真實。對空性的了解愈深,在現實生活中的行為,就愈能符合空性的運作。這就是為什麼覺者證得自性清淨後,必然是直心流露,而同時對於流露出來的各種外在現象,又必然是隨順的。因為當心證得了空性,體悟到一切法皆依空性而運作,他會非常清楚地覺察到當下的各種現象與其因緣,所以能夠完全隨順法則的運作,讓各種事相自然地流露,同時不再產生後續的造作。
~~摘自釋繼程〈趣向解脫的修行覺招〉,頁29。《人生雜誌》419期,7月份。

2018年5月31日 星期四

圓夢華嚴

一年的自修(2017.8.1~2018.7.15)閱讀華嚴經,圓滿我在大學時一直很想閱讀華嚴經的夢想,今書寫「圓夢華嚴」以記這段閱經的難得因緣。
閱讀華嚴經,讓我了知不可思不可議的華嚴莊嚴世界和佛菩薩的修行進階次第以及次第中境界,而在閱讀入法界品時,深深觸動我久遠的菩薩行一切智行,乃因大善知識的啓發菩提心故,長長久久的久遠菩薩行才是一大因緣邁開成佛之道的開始猶如金剛經言「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今生能再學佛,又能閱讀到華嚴經,內心深深感恩。
(記於2018.5.31,明天6月1日是僧團結夏禪期開始)



2018年5月22日 星期二

多視點眼鏡

我是高近視者,從小學開始一直離不開眼鏡。
近來,除了「高近視,又加了「老花」,所以配眼鏡時,醫師建議我要配一個戴近的,一個戴遠的,結果我發現其實二支眼鏡換來換去,相當的不方便。
有時戴遠的眼鏡,要看近的紙條或書藉,我又懶得換近的眼鏡,便把眼鏡往上擱或拿下來,眼睛貼近著看紙條或書藉。
一月底回大馬俗家,這種貼近著看紙條或書藉的習慣,好幾次被俗家二哥看到,二哥便建議我去配一個「多視點眼鏡」,他說他現在戴的「多視點眼鏡」,無論在開車或看報紙等都很方便,於是小弟帶我去俗家附近熟悉的眼鏡店,結果讓我發現二地配眼鏡的方式,在驗眼和做多視點眼鏡的技術上,真的有很大的差異!
其一,在驗度數時,在大馬的醫師會問我螢幕上所顯示的「E」字,請你看回應所看到的,是「清楚」或「不清楚」,如此來來回回,非常仔細的確定你所看到的「清楚」或「不清楚」,才來決定你眼睛的度數;而在台灣配眼鏡時,醫師請你看螢幕上的「E」,請你用「手」比上比下、比左比右來確定你眼睛的度數,這是其中第一個不同處!
比較二地驗度數的方式,我覺得問你螢幕上所看到的「E」字「清楚」或「不清楚」,是一種非常準確的決定眼睛度數的方法,這種方法值得讓我們大家來了解!
其二,是關於配多視點眼鏡,在台灣時,醫師曾跟我說我是高近視者又有老花,做多視點眼鏡成功率只有一半,建議配一個戴近的,一個戴遠的!那時我聽了只好放棄配多視的眼鏡!而在大馬配眼鏡醫師跟我說,他曾經做過比我更高度數的多視點眼鏡,顧客反應良好,沒有問題!這答案真得令我大吃一驚,我心中產生疑問,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呢?
自從戴了這支多視點眼鏡,真的非常方便,看近看遠,不用換來換去,解決了我閱藏和備課中所產生的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內心非常感恩俗家二哥的護持!(20180522)






2018年5月17日 星期四

學習善財童子修正自己的缺點


今早看到這段文,覺得很好!善財童子已經是一個很有威德的人,還會對自己的缺點「虛心反省、檢討,並力求改進」(《法鼓晨音》頁134),改進後又發大願,真的很了不起,可以作為我們學佛人的楷模,分享給有緣人,期許大家都來學善財童子謙卑的品德和發大願行菩薩道的志向
文摘錄如下:

「爾時,善財童子聞善知識教,潤澤其心,正念思惟諸菩薩行,向海岸國。
1自憶往世不修禮敬即時發意勤力而行
2復憶往世身心不淨即時發意專自治潔
3復憶往世作諸惡業即時發意專自防斷
4復憶往世起諸妄想即時發意恒正思惟
5復憶往世所修諸行但為自身即時發意令心廣大普及含識
6復憶往世追求欲境常自損耗無有滋味即時發意修行佛法長養諸根以自安隱
7復憶往世起邪思念顛倒相應即時發意生正見心起菩薩願
8復憶往世日夜劬勞作諸惡事即時發意起大精進成就佛法
9復憶往世受五趣生於自他身皆無利益即時發意願以其身饒益眾生成就佛法承事一切諸善知識
如是思惟,生大歡喜。
復觀此身是生、老、病、死眾苦之宅願盡未來劫,1修菩薩道教化眾生,2見諸如來成就佛法,3遊行一切佛剎,4承事一切法師,5住持一切佛教,6尋求一切法侶,7見一切善知識,8集一切諸佛法,9與一切菩薩願智身而作因緣。」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77〈入法界品39〉:(CBETA, T10, no. 279, p. 422, b14-c4)








2018年5月13日 星期日

母親贈送的小包

某年某月回大馬,母親贈送了一個她親縫的小包,我一直放在身邊。
今年(2018)一月底回大馬,某天看到母親手拿的小包跟我一模一樣,原來母親做了兩個,一個自己用,一個送給我,自己覺得好幸福!謹記之。(五月的母親節丶戊戌三月廿八,2018.5.13



2018年5月9日 星期三

川貝枇杷膏

剛喝完俗家二姐遠從大馬帶來的川貝枇杷膏,便不再一邊講話一邊咳嗽了!

記得上最後一次梁皇寶懺課時,中間休息時間學生跑來跟我分享說可以在枇杷膏中加一些川貝粉。喔!真的嗎?回去以後,馬上加一丶二匙川貝粉到枇杷膏內,試了好幾天,果然有效!真感恩提供妙方的同學!嘻!
喝完第一瓶,原以為可以不用再喝了,但是最近天氣時冷時涼時熱的,雖不用再上課了,講話時間少了,但喉嚨還是癢癢的,一直想要咳,大概還沒根治吧!現在開始喝第二瓶,當著保養喉嚨也不錯!(寫於20180509-MY全國大選)

2018年5月4日 星期五

華嚴好句分享

自從把梁皇寶懺的四堂課(4月9日,16日,23日,30日)完成以後,再回頭來閱讀華嚴經,又有不一樣的感覺和領會。
在備梁皇寶懺課時,閱讀華嚴經斷斷續續,沒能像以前即定的時程,二小時可以閱二卷之多,現在又回到排程來,發現在閱經時,還是可以看到許多不錯的經文,真的出之於我的想像之外。
今早看到這一段經文,覺得很不錯,其中經文偈頌開首便告訴我們: 「釋迦無上尊,具一切功德;見者心清淨,迴向大智慧。如來大慈悲,出現於世間,普為諸群生,轉無上法輪。如來無數劫,勤苦為眾生;云何諸世間,能報大師恩?」如來出現於世都是為了度化眾生,這種「大師恩」非言語所能說盡,又說: 「寧於無量劫,受諸惡道苦;終不捨如來,而求於出離。」且要常常欣喜見佛,因為「若得見於佛,除滅一切苦;能入諸如來,大智之境界。若得見於佛,捨離一切障;長養無盡福,成就菩提道。」還有好多句也很有意思,分享給有緣人,請細細讀之。(20180504)

=======================
「[0326b20] 爾時,法界差別願智神通王菩薩,承佛神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釋迦無上尊,  具一切功德;
 見者心清淨,  迴向大智慧。
 如來大慈悲,  出現於世間,
 普為諸群生,  轉無上法輪。
 如來無數劫,  勤苦為眾生;
 云何諸世間,  能報大師恩?
 寧於無量劫,  受諸惡道苦;
 終不捨如來,  而求於出離。
  寧代諸眾生,  備受一切苦;
 終不捨於佛,  而求得安樂。
  寧在諸惡趣,   恒得聞佛名;
 不願生善道,  暫時不聞佛。
 寧生諸地獄,  一一無數劫;
 終不遠離佛,  而求出惡趣。
 何故願久住,  一切諸惡道?
 以得見如來,  增長智慧故。
 若得見於佛,  除滅一切苦;
 能入諸如來,  大智之境界。
 若得見於佛,  捨離一切障;
 長養無盡福,  成就菩提道。
 如來能永斷,  一切眾生疑,
 隨其心所樂,  普皆令滿足。」

摘錄自
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華嚴)
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制譯



2018年4月17日 星期二

梁皇寶懺以大菩提心為本


印光大師說:「此懺(梁皇寶懺)以大菩提心為本,從茲竭誠盡敬,外慕諸聖,披陳罪咎,內重己靈。故得生佛心融,感應道交,消除歷劫之罪垢,開發本具之心光。其為利益,莫能具宣。」(印光大師,《皇懺隨聞錄》〈慈悲道場懺法隨聞錄序〉)

從初發心菩薩到成佛,依聖嚴師父菩薩戒的開示,做為一個菩薩(發菩薩心),受菩薩戒(學菩薩行),到成為菩薩行者(修菩薩行),這一段歷程要經「奉事諸佛,實踐六度」,「三祇種福慧,百劫修相好」。 

做為初發心的菩薩,發菩提心算是一個人生的大客題,當我在閱讀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時,善財童子在前面參訪的善知識時都是問一次而已,但是很特別的是善財童子請問第五十二彌勒菩薩時,共問了二次。第一次(0772a25)問說:「大聖!云何菩薩學菩薩行、修菩薩道?既修學已,具一切佛法,隨所請眾生,悉令度脫,成就大願;究竟一切菩薩所行,安慰一切諸天世人;不負本心,不違三寶,不欺天人,不罔眾生,不斷佛種,持菩薩家,如來正法;如是等事,唯願演說。」第二次請問(0773b20]「大聖!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在第二次請問之後彌勒菩薩便對善財童子開示「廣歎菩提心無盡德」,總計有218句

為何彌勒菩薩對善財童子不是開示宿世行菩薩道的因緣,而是廣歎菩提心無盡德」,我在閱讀時,也頗為好奇!這好奇心,讓我再次閱讀時,發現經文在重申菩提心時,說到「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諸菩薩行,三世諸佛成正覺故。《大方廣佛華嚴經》卷59〈入法界品 34〉(CBETA, T09, no. 278, p. 775, b19-21)菩提心者,則為一切諸佛種子,能生一切諸佛法故。《大方廣佛華嚴經》卷59〈入法界品 34〉「(CBETA, T09, no. 278, p. 775, b19-21)

發菩提心是佛種(諸佛種子),好比梁皇寶懺文中提到又有一人,但作福德,不發菩提無上道心。譬如耕田,不下種子,既無其芽,何處求實?(頁125-L4])行善而沒有發菩提心,好比耕田不下稻苗種子,不會得到成熟的稻子,所以禮梁皇寶懺時,先當先發菩提心,除了自利,也要發起利他(度無量無邊的眾生)的心,才能如印光大師所言:「生佛心融,感應道交,消除歷劫之罪垢,開發本具之心光」,也無怪乎印光大師畫龍點晴指出「此懺(梁皇寶懺)以大菩提心為本」。(20180417)










[6.3廣顯發心功德有218句(何以故下) ](科文參照法藏大師探玄記)
[6.3.1初115 (5>7)句明菩提心殊勝功德高齊佛果]
何以故?
1菩提心者,則為一切諸佛種子,能生一切諸佛法故;
2菩提心者,則為良田,長養眾生白淨法故;
3菩提心者,則為大地,能持一切諸世間故;
4菩提心者,則為淨水,洗濯一切煩惱垢故;
5菩提心者,則為大風,一切世間無障礙故;
6菩提心者,則為盛火,能燒一切邪見愛故;
7菩提心者,則為淨日,普照一切眾生類故;
8菩提心者,則為明月,諸白淨法悉圓滿故;
9菩提心者,則為淨燈,普照一切諸法界故;
10菩提心者,則為淨眼,悉能覩見邪正道故;
11菩提心者,則為大道,皆令得入一切智城故;
12菩提心者,則為正濟,悉令得到出要處故;
13菩提心者,則為大乘,容載一切諸菩薩故;
14菩提心者,則為門戶,令入一切菩薩行故;
15菩提心者,則為宮殿,安住修習三昧法故;
16菩提心者,則為園觀,於中遊戲受法樂故;
17菩提心者,則為勝宅,一切眾生所歸依故;
18菩提心者,則為依止,因修一切菩薩行故;
19菩提心者,則為守護,能滿菩薩諸大願故;
20菩提心者,則為慈母,增長一切諸菩薩故;
21菩提心者,則為養育,守護一切諸菩薩故;
22菩提心者,則為善知識,離一切惡諸恐怖故;
23菩提心者,則為大王,勝諸聲聞、緣覺心故;
24菩提心者,則為最勝,成滿一切無比願故;
25菩提心者,則為大海,悉能容受諸功德故;
26菩提心者,則為須彌山王,等觀眾生心不動故;
27菩提心者,則為金剛圍山,攝持一切諸眾生故;
28菩提心者,則為雪山,長養智慧清涼藥故;
29菩提心者,則為香山,出生一切功德香故;
30菩提心者,則為虛空,諸妙功德無邊際故;
31菩提心者,則為蓮華,不染一切世間法故;
32菩提心者,則為寶象,悉能調伏一切根故;
33菩提心者,則為寶馬,遠離諸惡𢤱悷法故;
34菩提心者,則為調御師,悉能守護摩訶衍故;
35菩提心者,則為良藥,𤻲治一切煩惱病故;
36菩提心者,則為沃焦,消盡一切不善法故;
37菩提心者,則為金剛,壞散一切諸惡法故;
38菩提心者,則為和香,出生一切功德香故;
39菩提心者,則為妙華,一切世間所愛樂故;
40菩提心者,則為白栴檀,除滅五欲諸熱病故;
41菩提心者,則為樂器,微妙音聲聞法界故;
42菩提心者,則為勇健,摧滅煩惱諸怨敵故;
43菩提心者,則為善鑷,拔出一切煩惱刺故;
44菩提心者,則為尊主,於餘一切莫能勝故;
45菩提心者,則為毘沙門天王,捨離一切諸貧苦故;
46菩提心者,則為妙德,莊嚴一切諸功德故;
47菩提心者,則為莊嚴具,嚴飾一切諸菩薩故;
48菩提心者,則為火災,焚燒一切有為法故;
49菩提心者,則為無壞藥王樹根,長養一切諸佛法故;
50菩提心者,則為龍珠,除滅無量煩惱毒故;
51菩提心者,則為水珠,淨諸心垢煩惱濁故;
52菩提心者,則為如意珠,具足一切功德利故;
53菩提心者,則為天德瓶,滿足一切所欲樂故;
54菩提心者,則為劫初樹,出生一切莊嚴具故;
55菩提心者,則為恒[1]娑衣,不受一切諸塵垢故;
56菩提心者,則為正業,本性淨故;
57菩提心者,則為利犁,修治一切眾生田故;
58菩提心者,則為那羅延箭,悉能鑒徹身見鎧故;
59菩提心者,則為厭離,決定了知苦患相故;
60菩提心者,則為利矟,能刺一切煩惱賊故;
61菩提心者,則為甘露雨,能滅一切煩惱火故;
62菩提心者,則為利劍,斬除一切煩惱惡故;
63菩提心者,則為金[2]椎,壞散一切憍慢山故;
64菩提心者,則為利刀,斬截七使煩惱鎧故;
65菩提心者,則為勇健幢,傾倒一切諸魔幢故;
66菩提心者,則為釿斧,斫伐無知諸苦樹故;
67菩提心者,則為器仗,防護一切諸艱難故;
68菩提心者,則為善手,防護一切諸度身故;
69菩提心者,則為妙足,安立一切諸功德故;
70菩提心者,則為眼藥,除滅一切無明[3]曀故;
71菩提心者,則為善拔刺,悉能拔出身見刺故;
72菩提心者,則為安隱床,除滅一切生死苦床故;
73菩提心者,則為善友,度脫無量生死難故;
74菩提心者,則為善利,遠離一切衰耗法故;
75菩提心者,則為天人師,善知菩薩出要道故;
76菩提心者,則為寶藏,無量功德不可盡故;
77菩提心者,則為涌泉,清冷智慧無窮盡故;
78菩提心者,則為淨鏡,顯現一切諸法門故;
79菩提心者,則為淨池,洗濯一切諸垢穢故;
80菩提心者,則為大河流,引諸度四攝法故;
81菩提心者,則為龍王,悉能普雨甘露法故;
82菩提心者,則為命根,任持菩薩大悲法故;
83菩提心者,則為甘露,能令安住不死法故;
84菩提心者,則為羅網,網取一切所應化故;
85菩提心者,則為[4]善羂,攝取一切諸眾生故;
86菩提心者,則為鉤餌,釣出生死淵居眾生故;
87菩提心者,則為阿伽陀藥,除滅一切諸惡患故;
88菩提心者,則為波羅提毘叉藥,悉能療治五欲毒故;
89菩提心者,則為[5]大地,消滅無量邪想水故;
90菩提心者,則為[6]風輪,壞散一切諸障蓋故;
91菩提心者,則為寶洲,出生道品功德寶故;
92菩提心者,則為種[7]性,長養一切白淨法故;
93菩提心者,則為居宅,納受一切功德寶故;
94菩提心者,則為大城,菩薩、商人所住處故;
95菩提心者,則為金藥,消煩惱垢,令清淨故;
96菩提心者,則為香蜜,具足一切功德味故;
97菩提心者,則為正道,令入一切智城故;
98菩提心者,則為寶器,容受一切白淨法故;
99菩提心者,則為時澤,悉能除滅煩惱塵故;
100菩提心者,則為安住,出生菩薩之所住故;
101菩提心者,則為壽行,不取聲聞諸解脫故;
102菩提心者,則為瑠璃寶,其性淨妙不受垢故;
103菩提心者,則為伊尼羅寶,勝諸聲聞、緣覺智故;
104菩提心者,則為法鼓,覺悟煩惱長寢眾生故;
105菩提心者,則為淨水,其[8]性清淨,無垢濁故;
106菩提心者,則為閻浮檀金,令有為善,如聚墨故;
107菩提心者,則為山王,超出一切諸世間故;
108菩提心者,則為歸依,悉能救護諸眾生故;
109菩提心者,則為實義,遠離一切虛妄法故;
110菩提心者,則為無上寶,悉令歡喜,得滿足故;
111菩提心者,則為大會,隨彼所須,令充悅故;
112菩提心者,則為尊長,於諸眾生無倫匹故;
113菩提心者,則為寶藏,受持一切諸佛法故;
114菩提心者,則為因陀羅網,攝諸煩惱阿修羅故;
115菩提心者,則為毘樓那風,震動教化眾生心故;
116菩提心者,則為因陀羅火,焚燒一切煩惱習故;
117菩提心者,則為無上塔,一切天人應供養故。

佛子!菩提心者,如是無量功德成就,悉與一切諸佛菩薩諸功德等。
何以故?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諸菩薩行,三世諸佛成正覺故。

[6.3.2一百[三>二](103>102)句明菩提心自在功德廣多無量(譬如有人得自在藥下)]

[0776c27] 1「◎[9]善男子!譬如有人得自在藥,離五恐怖。
何等為五?所謂:1火不能燒、2水不能漂、3毒不能中、4刀不能傷、5熏不能害。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發菩提心,攝薩婆若,離五恐怖。
何等為五?所謂:1不為欲火所燒,2諸有流水所不能漂,3瞋恚惡毒所不能中,4煩惱利刀所不能傷,5邪覺觀煙[1]熏不能害。

[0777a04] 2「善男子!譬如有人得解脫藥,終不橫死。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得菩提心妙智慧藥,生死過患所不能害。

[0777a07] 3「善男子!譬如有人得龍王藥,若有毒蟲聞其藥氣,即避遠去。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得菩提心大龍王藥,一切煩惱諸惡毒蟲,聞其藥氣,皆悉散滅。

[0777a10] 4「善男子!譬如有人得不可壞藥,一切怨敵,不得其便。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得菩提心不壞法藥,一切煩惱諸魔怨敵,所不能壞。

[0777a13] 5「善男子!譬如有人得頻伽陀藥,能出毒刺。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得菩提心頻伽陀藥,能出三毒諸邪見刺。

[0777a16] 6「善男子!譬如有人得善見藥王,滅一切病。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得菩提心善見藥王,滅一切眾生諸煩惱病。

7[0777a19] 「善男子!譬如刪陀那大藥王樹,其有眾生在彼樹蔭,身諸惡瘡皆得除愈。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得菩提心刪陀藥樹,其有眾生依蔭此樹,一切煩惱不善[2]業瘡,皆得除愈。

[0777a23] 8「善男子!譬如藥王樹,名無壞根,以其力故,長養一切閻浮提樹。
菩提心樹亦復如是,以其力故,長養一切學、無學[3]菩薩善根。

 [0777a26] 9「善男子!譬如藥草,名阿藍婆,若用塗體,身得柔澤,意離諸惡。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得菩提心阿藍婆藥,長身、口、意諸善行業。

 [0777a29] 10「善男子!譬如有人得念力藥,有所聞法,終不忘失。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得菩提心念力藥者,聞持一切佛法不忘。

 [0777b02] 11「善男子!譬如有藥,名曰蓮華,其有服者,住壽一劫。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服菩提心蓮華藥者,阿僧祇劫而得自在。

 [0777b05] 12「善男子!譬如有人執翳身藥,一切眾生所不能見。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得菩提心翳身藥者,一切諸魔所不能見。

[0777b08] 13「善男子!譬如大海有摩尼寶,名積眾寶,若不至他方,設火災起,乃至消[4]減海水一[5]渧無有是處。
菩提之心積眾寶珠,亦復如是,處於菩薩直心海中,乃至以一善根迴向薩婆若,有忘失者,無有是處,而薩婆若無所染著,不離善根。

[0777b13] 14「善男子!譬如摩尼名淨光明,有人以此瓔珞身者,蔽餘寶光,悉如聚墨。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菩提心摩尼寶珠瓔珞其身,映蔽聲聞、緣覺心寶。

[0777b17] 15「善男子!譬如水珠,置濁水中,水即澄清。
菩提心珠亦復如是,除滅一切煩惱垢濁。

[0777b19] 16「善男子!譬如有人得住水寶珠,瓔珞其身,入深水中而不沒溺。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得菩提心住水寶珠,入生死海而不沈沒。

[0777b22] 17「善男子!譬如有人得大龍寶珠,往到龍所,龍不為害。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得菩提心大龍寶珠,入欲界中,煩惱惡龍所不能害。

[0777b25] 18「善男子!譬如帝釋有摩尼寶,瓔珞其身,於天中尊。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著菩提心寶瓔珞者,悉於一切三界中尊。

[0777b28] 19「善男子!譬如有人得隨意珠,除滅一切貧窮困苦。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得菩提心隨意寶珠,除滅一切邪命貧苦。

[0777c01] 20「善男子!譬如火珠,因日光發,能出猛焰,得菩提心。明淨火珠亦復如是,因大慧光所感發故,出智慧火。

[0777c04] 21「善男子!譬如月珠,因月光發出清涼水,得菩提心。淨月寶珠亦復如是,因彼迴向善根,月光所感發已,出生善根諸大願水。

[0777c07] 22「善男子!譬如龍王著如意寶冠,遠離恐怖。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著菩提心大悲如意寶冠,遠離一切惡道諸難。

[0777c09] 23 「善男子!譬如莊嚴一切眾生藏摩尼寶,悉能成滿一切所願,無所損減,得菩提心。妙莊嚴藏摩尼寶[6]者,成滿菩薩,及餘眾生所欲願樂,無所損減。

[0777c13] 24 「善男子!譬如轉輪王有摩尼寶,普照宮殿滅一切闇。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得菩提心摩尼寶者,悉能普照五趣宮殿,滅一切闇。

[0777c16] 25 「善男子!譬如有人為紺色寶光明所觸,即同其色。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得菩提心紺色寶光,觀察諸法,善根迴向,同薩婆若色。

[0777c19] 26 「善男子!如瑠璃寶於百千歲處不淨中,不為所染。菩提之心淨瑠璃寶亦復如是,於百千劫住欲界中,不為五欲之所染污,其性淨故。

[0777c22] 27「善男子!如離垢光淨摩尼寶,出一切寶。菩提之心離垢光寶亦復如是,出生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功德珍寶。

[0777c25] 28「善男子!譬如大摩尼寶,悉能除滅一切諸闇。菩提心寶亦復如是,除滅一切無知闇冥。

[0777c27] 29「善男子!譬如大海有無[7]價寶,商人船車載之入城,餘摩尼寶無與等者。菩提之心無價寶珠亦復如是,處生死海,菩薩摩訶薩以大願船載入解脫城,聲聞、緣覺諸功德寶,所不能及。

[0778a02] 30「善男子!譬如離垢大摩尼寶,處閻浮提,能照四萬由旬日月宮殿,皆悉顯現。菩提之心離垢寶珠亦復如是,住於生死,照法界空,佛境宮宅,悉令顯現。

[0778a05] 31「善男子!譬如摩尼風王,能持日月所照境界,所有香華一切品類。菩提之心摩尼風王亦復如是,悉能攝持一切種智所照境界,一切天人,聲聞、緣覺,諸佛菩薩,及諸有漏、無漏善根。

[0778a09] 32「善男子!譬如海中有摩尼寶,名曰海藏,顯現海中諸莊嚴事。菩提之心海藏寶珠亦復如是,顯現一切智[1]境諸莊嚴事。

[0778a12] 33「善男子!譬如閻浮檀金,除如意寶,勝一切寶。菩提之心閻浮檀金亦復如是,除一切智勝諸功德。

[0778a15] 34「善男子!譬如有人善能呪龍,於諸龍中而得自在。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得菩提心善呪術法,於一切煩惱[2]龍而得自在。

[0778a17] 35 「善男子!譬如勇士被執鎧[3]仗,一切怨敵所不能壞。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被菩提心大莊嚴具,一切煩惱諸魔怨敵,所不能壞。

[0778a20] 36「善男子!譬如[4]憂陀伽娑羅栴檀,若燒一銖,香氣普熏小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珍寶,所不能及。菩提心香亦復如是,以妙功德普熏法界,一切聲聞、緣覺功德,所不能及。

[0778a24] 37「善男子!譬如白栴檀,以塗其身,除諸惱熱,得清涼樂。菩提心香亦復如是,除滅覺觀貪恚癡熱,令智慧身悉得涼樂。

[0778a27] 38「善男子!譬如須彌山眾生品類,近彼山者,悉同其色。菩提心山亦復如是,若有近者,皆得同彼薩婆若色。

[0778b01] 39「善男子!譬如波利質多樹華香,閻浮提中,諸[5]婆師華、[6]薝蔔華等所不能及。菩提心香亦復如是,妙功德香,聲聞、緣覺,無漏戒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所不能及。

[0778b04] 40「善男子!譬如波利質多樹華,未開敷時,其香普熏閻浮提內,一切華香所不能及。菩提心華亦復如是,一切天人,有漏、無漏功德華香,所不能及。

[0778b08] 41「善男子!譬如波利質多樹華,一日熏衣,[*]薝蔔華、婆師華雖千歲熏,所不能及。菩提心華亦復如是,一日所熏功德,香徹十方佛所,一切聲聞、緣覺,以無漏心熏諸功德,於百千劫所不能及。

[0778b12] 42「善男子!譬如[7]那利羅樹,根莖枝葉,及其華果,悉益眾生。菩提心樹亦復如是,[8]依因菩薩大慈悲生,從初發心,乃至究竟一切佛法,常能饒益一切眾生。

[0778b16] 43「善男子!譬如一兩阿羅娑藥,變千兩銅,以為真金,於彼藥分,無所損減。菩提心藥亦復如是,攝迴向智,除滅一切煩惱業障,淨一切法,同薩婆若色,煩惱惡業,不能損減。

[0778b20] 44「譬如小火,隨所焚燒,其焰轉盛。菩提心火亦復如是,隨所緣法,慧火猛盛。

[0778b21] 45「譬如一燈然百千燈,無所損減。菩提心燈亦復如是,悉然三世諸佛慧燈,無所損減。

[0778b23] 46「譬如明燈入大闇室,悉能照除一切闇冥。菩提心燈亦復如是,入心闇室,於無量劫積集癡闇,悉能除滅,具足菩薩明淨智慧。

[0778b26] 47「譬如燈炷,隨其精麁,光明亦爾,若益膏油,光明轉增。菩提心炷亦復如是,隨其本願,出智慧光,普照法界,增大悲油,教化眾生,淨佛世界,行諸佛事,無有窮盡。

[0778c01] 48 「譬如他化自在天王,冠閻浮檀[9]金自然天冠,欲界諸天,所不能壞。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冠菩提心大願天冠,聲聞、緣覺所不能壞。

[0778c04] 49「譬如大師子吼,小師子聞,皆悉勇健,一切禽獸,遠避竄伏。佛師子吼,諸菩薩等若聞,讚歎菩提心聲,長養法身,妄見眾生,[10]潛伏退散。

[0778c07] 「譬如有人用師子筋以為琴[11]絃,音聲既奏,餘[*]絃斷絕。一切如來波羅蜜身,出菩提心功德音聲,若樂五欲二乘法者,聞悉斷滅。

[0778c10] 50「譬如牛、馬、羊乳合在一器,以師子乳投彼器中,餘乳消盡,直過無礙。如來師子菩提心乳,著無量劫所積諸業煩惱乳中,皆悉消盡,不住聲聞、緣覺法中。

[0778c14] 51「譬如迦毘伽鳥在㲉中時,有大勢力,餘鳥弗及。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於生死㲉,發菩提心功德勢力,聲聞、緣覺所不能及。

[0778c17] 52「譬如金翅鳥初始生時,其目明淨,有大勢力,大小諸鳥所不能及。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生如來家,發菩提心,慧眼明淨,有大勢力;聲聞、緣覺於百千劫,修習智慧,所不能及。

[0778c21] 53「譬如健士,以那羅延金剛利箭,射堅密鎧,直過無礙。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菩提心智慧利箭,射諸邪見煩惱密鎧,徹過無礙。

[0778c24] 54「譬如摩訶那伽大力勇士,奮威怒時,閻浮提人無能壞者。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發大慈悲,修菩提心,一切世間諸魔眷屬,及煩惱業,所不能壞。

[0778c27] 55「譬如有人學大[12]技術,雖未究竟,諸餘巧能所不能及。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學菩提心願,雖未究竟,聲聞、緣覺諸餘眾生,所不能及。

[0779a01] 56「譬如有人學善射術,先自安立。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學一切智地,先自安立菩提之心,必得一切佛法。

[0779a04] 57「譬如幻師,先讀幻術,然後示現一切幻事。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發菩提心,然後顯現一切諸佛菩薩正法。

[0779a06] 58「譬如幻術,非色現色。菩提心相亦復如是,顯現法界功德莊嚴。

[0779a08] 59「譬如有人著閻浮檀金莊嚴之具,映蔽一切,悉如聚墨。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菩提心莊嚴之具,蔽諸眾生,聲聞、緣覺,所有功德。

[0779a11]60 「譬如阿夜[1]揵多鐵,此鐵少分,悉能毀壞一切餘鐵,諸鉤鎖縛。菩提之心亦復如是,斷諸邪見煩惱愛縛。

[0779a13] 61「譬如疾風,隨去無礙。菩提心風亦復如是,隨所行處,除諸煩惱,悉無障礙,不住聲聞、緣覺解脫。

[0779a16] 62「譬如有人善入大海而不沒溺,摩伽羅魚所不能害。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菩提心入生死海,不為生死之所染污,亦不證實際聲聞、緣覺,摩伽羅魚所不能害。

[0779a19] 63 「譬如有人服食甘露,一切眾患所不能[2]害。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服菩提心甘露法藥,不墮聲聞、緣覺之地,修習大悲,滿足願行。

[0779a23] 64「譬如有人用翳身藥,以塗其目,自在遊行,無能見者。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得菩提心滿足大願,自在遊行,入魔境界,一切眾魔所不能見。

[0779a26] 65「譬如有人依恃大王,不畏餘人。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依菩提心大力法王,除滅障蓋,不畏惡道。

[0779a28] 66 「譬如有人居深水內,不畏火焚。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居菩提心善根水內,聲聞、緣覺解脫之火,所不能燒。

[0779b02] 67 「譬如有人依恃猛將,不畏怨敵。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依菩提心,不畏諸惡。

[0779b04] 68「譬如釋天執持金剛,降伏一切諸阿脩羅。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執菩提心摧滅諸魔,及餘外道。

[0779b06] 69「譬如有人服阿羅娑藥,不瘦不老,延壽無窮。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服菩提心阿羅娑藥,於無量劫在生死中,修菩薩行,無所染著。

[0779b09] 70「譬如阿羅娑藥,初用淨水。菩提心藥亦復如是,一切菩薩所修行中,最為先首。

[0779b11] 71「譬如[3]有人,諸根法中,命根為首。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諸佛正法菩提之心,最為其首。

[0779b13] 72「譬如[*]有人命根斷故,不能利益父母親族。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離菩提心,不能饒益一切眾生。

[0779b15] 73「譬如大海,無能壞者。菩提心海亦復如是,聲聞、緣覺不能[4]沮壞。

[0779b17] 74「譬如日光,諸星宿光所不能蔽。菩提心日亦復如是,圓滿大願智慧日光,聲聞、緣覺無漏慧光,所不能蔽。

[0779b19] 75「譬如太子初生,已為大臣之所尊重。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發菩提心已,為一切聲聞、緣覺所共尊重,修大悲故。

[0779b22] 76 「譬如王子年雖[5]幼少,一切大臣皆悉敬禮。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發菩提心,聲聞、緣覺皆悉敬禮。

[0779b24] 77「譬如王子雖未自在,已具成就國王儀相。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雖[6]為煩惱業障所覆,以具成就菩提心相。

[0779b27] 78「譬如目[7]翳,見真淨寶,謂為不淨。菩提心寶亦復如是,無智不信,起不淨想。

[0779b29] 79「譬如呪藥,若有眾生見聞共住,一切眾病,皆悉除愈。菩提心藥亦復如是,長養善根,攝智慧藥,滿足大願菩薩慧身,若[8]有眾生見聞共住,修正念者,皆悉除滅煩惱諸病。

[0779c04]80「譬如恒娑相衣,不受塵垢。菩提心衣亦復如是,不受一切生死塵垢。

[0779c05]81「譬如有人常持甘露,專念不散,而能分別一切諸法。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持菩提心甘露正法,正念不散,而能教化一切眾生,令具大願,成智慧身。

[0779c09] 82 「譬如犁無有[9]扼則不堪用。菩提之心亦復如是,離正直心,於如來法,無有實義。

[0779c11] 83「譬如轉輪王有妙天冠,名曰象藏;洗彼冠時,四種兵眾,遊行虛空。菩提心冠亦復如是,淨諸菩薩一切善根,遠離三有,如來智慧無為境界,虛空中行。

[0779c14] 84「譬如金剛從金性生,[10]非餘寶生。菩提心寶亦復如是,大悲救護眾生性生,[*]非餘善生。

[0779c16] 85「譬如有樹不從根生,而能長養枝葉華果。菩提心樹亦復如是,無所依止,而能長養一切種智,通明大願,普覆世間。

[0779c19] 86「譬如金剛,非一切器盡能發明,亦非諸器盡能容持。菩提心寶亦復如是,小心慳結,無智者器不能發明,諂曲邪見眾生器中,不能容持。

[0779c22] 87 「譬如金剛,能壞眾寶。菩提之心亦復如是,決定了知一切諸法。

[0779c24] 88「譬如金剛,能壞眾山。菩提之心亦復如是,壞散一切諸邪見山。

[0779c25] 89 「譬如金剛,雖破不全,一切眾寶猶不能及。菩提之心亦復如是,雖小懈怠,聲聞、緣覺諸功德寶,所不能及。

[0779c28]90「譬如破金剛,猶能除滅諸貧困苦。菩提之心亦復如是,雖復小失威儀趣法,猶能除滅諸貧窮苦。

[0780a01] 91「譬如小金剛,悉能破壞一切諸物。菩提之心亦復如是,緣小境界,能破一切無知癡惑。

[0780a03] 92「譬如金剛,非常人所得。菩提之心亦復如是,非小心眾生之所能得。

[0780a04] 93 「譬如金剛,無智術者所不能識。菩提之心亦復如是,無智眾生所不能識。

[0780a06] 94「譬如金剛,無能消滅。菩提之心亦復如是,一切諸法不能消盡。

[0780a08] 95「譬如金剛器[1]仗,一切眾生,乃至摩訶那伽,不能執持,除那羅延力。菩提之心亦復如是,聲聞、緣覺不能受持,除諸菩薩摩訶薩。

[0780a11] 96 「譬如金剛器[*]仗,無不鑒徹,非餘器[*]仗之所能為。菩提之心亦復如是,觀察三世,教化眾生,阿僧祇劫受無量苦,聲聞、緣覺所不能及。

[0780a14] 97「譬如金剛,餘不能持,除金剛地。菩提之心亦復如是,出生菩薩行願功德,聲聞、緣覺所不能持,除薩婆若正直心者。

[0780a17] 98「譬如金剛器中盛水,不可[2]消盡。菩提之心亦復如是,安住勝妙迴向善根,入生死趣,諸不善法不能消盡。

[0780a19] 99 「譬如金剛,能持大地,不令墜沒。菩提之心亦復如是,持諸菩薩一切願行,不令墜落,沒於三界。

[0780a21] 100「譬如金剛,於百千劫,處於水中而不爛壞,亦無變異。菩提之心亦復如是,於無量劫,處生死中,諸煩惱業不能斷滅,亦無損減。

[0780a24] 101「譬如金剛,一切大火不能燒熱。菩提之心亦復如是,一切生死貪恚癡火,不能燒熱。

[0780a26] 102「譬如金剛道場之座,能持菩薩,降伏諸魔,成等正覺,餘不能持。
菩提之心亦復如是,能持一切菩薩願行,諸波羅蜜、諸忍、諸地,迴向受記,修菩提道,供養諸佛,聞法受行,一切諸心所不能持。

[0780b02]「善男子!菩提之心,成就如是無量功德;若有眾生發菩提心,則具如是無量功德。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59〈入法界品 34〉(CBETA, T09, no. 278, p. 775, b19-p. 780, b6)]

一默如雷

師長的壼語錄中有一句「默如雷,幾許禪子悟」,剛看到時對「默如雷」起了好奇心,什麼是「默如雷」呢?初看到,不是很懂,便把它放一邊去了!今天再看看十幾首的壼語錄中,其他都能稍微明白些,惟這句話頗為好奇,才疏學淺的我,用關鍵詞「默如雷」查了一下網路資料,才知道其中端倪。

成語有句話「一默如雷」,表示說「沉默無語,卻留下了像雷聲一樣的聲音。比喻沉默有時比聲音更具震撼力和說服力。」有名的佛典故事,維摩居士在《維摩經》的「默然無語」便是「默如雷」很好的例子。《維摩經》的「〈入不二法門品〉,諸菩薩眾各說不二法門,至維摩自己,則『默然無語』,文殊菩薩便歎說:『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天台心鑰—教觀綱宗貫註》,頁101;《拈花微笑》,頁189)維摩詰居士的「默然無語」比真正出言回答不二法門「更具震撼力和說服力」。這便是典故的來源。
這個典故還可以往上追溯到「拈花微笑」,釋尊付囑摩訶迦葉的故事,聖嚴師父說:「佛將入滅,鼓勵弟子們問法,結果由於大梵天王獻花請法,引出了釋尊給摩訶迦葉付囑無上大法的佛事。此一大法,不屬於語文表達的範圍,故名為『教外別傳』。只有修證到了實相無相的人,始能領會。釋尊為報大梵天王請示最上的大法,即將大梵天王剛剛奉獻的蓮花拈在手上,意思是說:盡虛空遍法界,有哪一樣不是在說最上的大法呢?實相無相,亦無不相,無特定的某法是實相,亦可說每一法都未離實相。所以不必另外去找,連你剛才獻給如來的蓮花,何嘗不就是最上的大法?於是拈起花來給大家看。可惜,百萬人天及諸比丘之中,除了摩訶迦葉,無有一人,能夠體會佛所示意。只有摩訶迦葉,已證實相,已知佛意,所以破顏微笑,合掌正立,默然無語。表示既與佛心相印,說話已是多餘。因而受到釋尊的印可,承認他已傳承了佛的無上心法,那個無上心法的名稱,叫作『正法眼藏,涅槃妙心』,正法的眼目藏於此,寂靜的智慧亦存於此。後來中國禪宗所說的『西來意』,便是指西天二十八祖,代代相承的這個無言之教。既是以這不用言教的『涅槃妙心』 為修證的宗旨,後代祖師相傳,稱為密付密受。」(《拈花微笑》,頁187)
根據傅正明〈「一默如雷」與「一歸何處」〉的研究(http://www.epochtimes.com/b5/12/10/23/n3712034.htm),「一默如雷」英譯可能來自勃朗寧夫人的詩中「沉默的白色雷霆」(thunders of white silence)這一片語,和月溪禪師解「一默如雷」的公案說:「文殊師利之歎維摩詰,不知維摩詰之所默,即是諸菩薩之所言,與遍歎諸菩薩無異,是猶未悟不二者也。」或許也可以拿來參考看看。(20180417)

   * * * * *
網路資料:
傅正明〈「一默如雷」與「一歸何處」〉的研究,http://www.epochtimes.com/b5/12/10/23/n3712034.htm

聖嚴師父,《拈花微笑》。
聖嚴師父,《天台心鑰—教觀綱宗貫註》。



十種發菩提心因緣和十種觀眾生而起大悲

剛好昨天(0416)上梁皇寶懺時,介紹到〈發菩提心〉、〈發願〉、〈發迴向心〉和〈警緣三寶〉等章節

今天閱八十華嚴,看到經文提到這二段「十種發菩提心因緣」和「十種觀眾生而起大悲」的內容,覺得可以跟昨晚在課程中介紹前方便的觀三寶五項洪恩中的其中一項「起悲心」拔一切眾生苦和正行中的發菩提心之內容大意互相呼應,便把它摘下來,或許這二段文可以作為我們參學的座佑銘,分享給有緣的大德們


[十種觀眾生而起大悲]
[0282a25]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十種觀眾生而起大悲。何等為十?所謂:
1觀察眾生無依無怙而起大悲;
2觀察眾生性不調順而起大悲;
3觀察眾生貧無善根而起大悲;
4觀察眾生長夜睡眠而起大悲;
5觀察眾生行不善法而起大悲;
6觀察眾生欲縛所縛而起大悲;
7觀察眾生沒生死海而起大悲;
8觀察眾生長嬰疾苦而起大悲;
9觀察眾生無善法欲而起大悲;
10觀察眾生失諸佛法而起大悲。是為十。
菩薩恒以此心觀察眾生。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53〈離世間品 38(CBETA, T10, no. 279, p. 282, a25-b5)

[十種發菩提心因緣]
[0282b06]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發菩提心因緣。何等為十?所謂:
1為教化調伏一切眾生故,發菩提心;
2為除滅一切眾生苦聚故,發菩提心;
3為與一切眾生具足安樂故,發菩提心;
4為斷一切眾生愚癡故,發菩提心;
5為與一切眾生佛智故,發菩提心;
6為恭敬供養一切諸佛故,發菩提心;
7為隨如來教,令佛歡喜故,發菩提心;
8為見一切佛色身相好故,發菩提心;
9為入一切佛廣大智慧故,發菩提心;
10為顯現諸佛力、無所畏故,發菩提心。是為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53〈離世間品 38(CBETA, T10, no. 279, p. 282, b6-15)

(2018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