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30日 星期四

閱讀唯識典籍之次序


原來研讀唯識典籍要循序漸進,才能一門深入唯識之大海。

 9月23日(四),蔡老師在課堂中分享閱讀唯識典籍之次序(理論):(1)《唯識三十頌》,(2)《攝大乘論》,(3)《成唯識論》。如此,較能掌握到唯識大義的整體觀。

(案:若要掌握實修的方法,則要閱讀《瑜伽師地論》,較多講修行的次第和操作方法。)

又前些時候,在YouTube聆聽寬謙法師的《八識規矩頌》,印象中,法師在影片中也分享到讀巜八識規矩頌》之前先要讀完《唯識三十頌》。

如此,與蔡老師所建議的,恰恰相同,《唯識三十頌》還是首先要閱讀的唯識典籍之讀本。

在此之前,閱讀憨山大師的巜百法明門論論議》,憨山大師則強調巜百法明門論》是入「唯識」之要書,

如憨山德清T0802《百法明門論論義》說道:「謂明此百法,可入大乘之門矣。故欲知唯識,要先明此百法。」意思是說想要瞭解唯識,首先要先讀懂《百法明門論》。

如此,筆者再歸納閱讀之次序,如:(1)《百法明門論》,(2)《唯識三十頌》,(3)《八識規矩頌》,(4)《攝大乘論》,(5)《成唯識論》。此之次序,若有偏頗之處,不吝指正之。

以此分享諸位,共勉之。(2021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