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6日 星期六

回家的觸動

那場病因緣,了知生死這條路,
至愛的雙親,不能幫你度過去,
只能靠自己,找答案找答案去!

苦苦哀求來台讀書,
父母親終於答應了,
出門之前,母親曾問,出去還會回家嗎?
我心回答,出去讀書,一定速速回家來!
一出樟宜機場關口時,遙望關口外的母親與二姐,
內心直覺告訴我,我將漂流在外,不知何年可回家!

至今漂蕩二十餘年,內心真的想回家,
出家無家處處是家,回家到底為了誰?

初心出門找答案,答案找來找去沒答案,
憂憂老母在家時時等候之心,
而我內心回家之時得看機緣!

(2016.1.16記於DDM)









壺圖與糊塗

今天(2016.1.16)是僧大期末禪七(2016.1.9-16)的解七日,又是台灣選舉的大日子。解七開示提早,以便同學們可以去投票。

今天主七法師繼程法師開示「壺圖與糊塗」。法師說他畫了許多「壺」畫放在他的動態網頁,有單一「壺」丶有「壺」中「壺」不等網友看到,做成精緻的「壺」書籤,法師提字「繼程壺圖」。



為何?法師分享他的剃度恩師竺摩法師是絕頂精明丶聰明的人,書法造詣非凡,但晚年顯現「不清楚」丶「忘了」,什麼事都不知道丶忘了事的人。
竺摩法師是建立馬來西亞漢傳佛教的高僧,主七法師擔心有些史實沒有紀錄下來,曾一度建議正在閉關的恩師用寫的丶或錄的方式記下史實,但他的恩師皆沒有什麼表示。過後,主七法師從他恩師所寫的自傳等著作中,發現到他恩師在著作皆少提到「人我是非」之事,晚年不管事,顯現「難得糊塗」的様貌。雖現糊塗様,但他晚年的侍者分享說還是可以無意間聽到兩三言智慧之語。

主七法師說「難得糊塗」是鄭板橋所寫,鄭板橋常官運不順,之後隱退,並寫下「難得糊塗」四字。(請參下方的網路資料。)

主七法師說人不要表現太精明丶太聰明,他的恩師是精明丶聰明人,晩年卻顯糊塗相。而我們常在一些書中,見到是是非非的文字。主七法師說是是非非過了便沒事,生死才是大事。

主七法師還說他自己也是屬於精明這一類的人,期許自己可以糊塗一些。這次他沒有寫書法跟大家結緣,卻帶了許多「繼程壺圖」書籤與大家結緣。在書籤中提上「繼程壺圖」,比擬「繼程糊塗」,讓自己可以糊塗一些
(記於2016.1.16,DDM;禪期擔任內護)

************
以下將心中還記得的片語隨記如下:
1、「當下」因緣用功
 --觀「當下」的過程,
 --其實是「無常」丶「無我」,
 --「因緣生」「因緣滅」, 生滅的過程,
--生滅中流動,無住於一點
--「當下」「照見五蘊皆空」,
--自性清淨
2、二十五方便
3、三時調三事:入靜丶止靜丶出靜
       用功的範圍:
        -->一支香的禪坐
        -->一期的禪修
        -->生活動態的修行
       不能持續的範圍:出靜到入靜的過程,生活中動態的長時間之故。
4、生活中用方法,方法隨時戴在身邊
************
又回到「原點」,老是再輪迴:
5、腿痛:以「堅持」丶「安忍」心度過,不放腿;若每次放腿,痛點沒通,下次禪坐,又回到「原點」,老是再輪迴。
6、方法不能持續用,解七出靜到入靜,又回到「原點」,老是再輪迴。
7丶專注與覺照:
--禪坐:止(專注)丶觀(覺照)
--生活中:加強「覺照」,不離「專注」
***********
8丶修行時,六根變得敏銳,好事壞事,見光見影,要將它看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都是「無常」的。
9丶《摩訶止觀》有魔事丶病患篇。「魔」,心中有鬼,故大家都怕,其實是心的煩惱,心不去相應它,慢慢地,它會一層層退下。
10丶方法可用:
--默照丶話頭丶數息、念佛、持咒丶經句
--默照:定慧一體,能所雙泯。
              《心經》「無智亦無得」,
                               智=能;得=所
--話頭:
---用話頭,是沒有答案的。
---有答案,皆是內心的妄念生起的。
---話頭,主要是生疑情,成疑團,最後打破疑團,見到「空性」,當下了知因緣生因緣滅丶無常無我之理。
************
1.鄭板橋
字:「難得糊塗」
印章:「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

2.老人
字:「得美石難、得頑尤難、由美石轉入頑石更難,美於中、頑於外、藏野人之廬,不入富貴之門也」
印:「院試第一,鄉試第二,殿試第三」

3.鄭板橋
字:「聰明難、糊塗尤難、由聰明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


************
解七後查詢網路資料,有如下的典故:


相傳鄭板橋在乾隆年間奉調在濰縣上任知縣,在這期間他為官清廉,興利除弊,取得百姓的愛載,但是最後因收繳了當地豪紳的罰款,而遭到了陷害,而至罷官。

那板橋在濰縣期間也題過幾幅著名的匾額,其中最令人膾炙人口的是「難得糊塗」這一匾額,根據民間傳說,有一年板橋聽了人民說城東南有一座雲峰山,山上有很多歷代的石刻,那板橋專程的來到雲峰山去看一塊春秋戰國時代留下的「鄭莊公碑」,由於天色漸暗來不及下山,於是不得已借宿了山間的一座小茅屋,這茅屋的主人,是一位儒雅的老人,自命是糊塗的老人,言談之間,出語不俗,板橋環視室內,見室內的陳設中最突出的是一件碩大的硯台,足有一方桌面的大小,石質細膩,雕刻精美,真是世間罕見之物,令板橋大開眼界。

於是老人請板橋題字,以便鐫刻在硯背之上,板橋欣然慨允了,他細思老人必有來歷,便提了「難得糊塗」四個字,並蓋上一方新刻的:「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之印章。
因硯石過大,還有不少的空隙,板橋便請老人作一跋語,老人也很興至,便提了「得美石難、得頑尤難、由美石轉入頑石更難,美於中、頑於外、藏野人之廬,不入富貴之門也」,也用一方印:「院試第一,鄉試第二,殿試第三」。
板橋一見大吃一驚,心中已知這位老人必不是等閒之人,從印上看應該是一位退隱的官員,細談之後,方知原因,於是板橋有感於糊塗老人的命名,當下見硯台尚還有空隙,便再補寫了一段:「聰明難、糊塗尤難、由聰明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老人見了大笑不已。
「難得糊塗」深刻道出了板橋內心中對當時政治的複雜,官場的昏暗,心中充滿的無奈與感慨。
資料來源:
http://www.epochtimes.com/b5/5/3/7/n8401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