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8日 星期日

喜看因果報應故事

最近僧團排了四堂課,準備在開學的四月份講《梁皇寶懺》。在回大馬之前,備課作電子檔筆記,做到「顯果報篇」,我統計一下,共說了30個因果報應,此「受苦果的眾生」(主角)在佛經中,當面問佛或尊者目建連,不明為何現在嚐到這種難以忍受的苦果,佛或尊者目建連便告訴他前世時當什麼,以了什麼心態(惑),作了什麼(業),而有現在這種忍受的苦果(果)。以惑業苦來看這30個故事,究其因者乃「一念無明」之故,以致於有貪瞋痴,而造了無量無邊的業行,而嚐到自作自受的苦果。

其實我們的心地是光明的,自性是清淨的,正在自修期間的我,在讀誦《華嚴經》時,經中長行或偈頌常提到「如法界自性清淨」這個觀念,只因我們不明了之故。

備課《梁皇寶懺》中,覺得好奇怪,前面幾條因果故事,怎麼多提到關於「不孝父母」的故事,如今再來翻閱現代或古代的因果報應的故事集,越看越喜歡,發現它的道理,是通世間和出世間,故事中教導我們從世間的倫理,即天人善法開始學習起,作為家庭成員的一環,為人子女,首先先以「孝順父母」為首則,也難怪《梁皇寶懺》中前面前條多說明關於不孝父母而嚐苦果的故事。

翻閱現代或古代的因果報應的故事集,或許剛開始只當它是一個「故事」來閱讀,但漸漸地走入「故事」的前因後果之核心,心中恍然明白,自己要對自作自受的因果來「負責」!20180128

網路中網頁介紹:
故事中所要禮拜懺除的過錯,以「不孝父母」、「飲酒」、「殺生食肉」三項過失為主,其中「殺生食肉」正與該懺法名稱中的「慈悲」有關,說明該懺法的精神⋯⋯。 

@[卷三]
[0932c21]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人生世間多病短命。種種痛苦不可具說。皆由三業搆造所得能令行人嬰三途報。
所以有三途者。人有三毒貪恚愚癡。又復三惡。口常言惡。心常念惡。身常行惡。
以此六事。能滅人身常苦常惱無有休息。於此命終孤魂獨逝。慈親孝子不能相救。倏忽之間到閻羅所。地獄獄卒不問尊卑。但案罪錄檢挍生時善惡多少。神識自首不敢隱匿。以是因緣隨業至趣苦樂之地。身自當之。杳杳冥冥別離長久。道路不同會見無期。
又諸天神記人善惡。乃至毛髮無片遺漏。善人行善獲倍億壽。惡人行惡命短苦長。
如是輪轉又墮餓鬼。從餓鬼脫生畜生中。罪苦難忍。受之無竟。

[0933a06]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各自覺悟起慚愧心。
言。作善得善作惡得惡。而五濁惡世不可作惡。善不失善報。為惡自招殃。莫言輕脫。立此懺法。經言。莫輕小善以為無福。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小善不積無以成聖。莫輕小惡以為無罪。小惡所積足以滅身。大眾當知。吉凶禍福皆由心作。若不作因亦不得果。殃積罪大肉眼不見。諸佛所說誰敢不信。我等相與生世強健。復不勤學自力行善。臨窮方悔亦何所及。今已共見一切過患。如經所說。自知其罪豈得不思捨惡從善。今生若復不能用心。判捨此形必墮地獄。何以知之。今見為罪之時。未甞不以含毒猛烈懷恨深重。若瞋一人必欲令死。若嫉一人惡見其好。若毀一人必陷苦處。若鞭一人窮天楚毒。忿恚暴害不避尊卑。惡罵醜言無復高下。聲震若雷。眼中火現。至於為福之時。善心微劣。始欲為多末遂減少。初欲速營續後且住。心既不至日月推遷。如是進退遂就忘失。是為作罪之時心氣剛強。為福之時志意劣弱。今以弱善之因。求離強惡之報。豈可妄得。經云。懺悔無罪不滅。每至懺悔之時。必須五體投地如大山崩。此云不惜身命。為滅罪因緣故。殷勤督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