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摩二入四行的2.報怨行(請參下文),經云:「逢苦不憂。」這段反應了當我們遇到不幸的事、不如意,或不愉快的事,常常無法一一知道這其中的原因,以致於心中發生困擾,內心常常生起無明的煩惱。
聖嚴師父說「當我們遇到不幸的事、不如意,或不愉快的事,如何才能夠讓自己想到:『此事必有它的原因』呢?」「在態度上,第一,要接受事實;第二,要尋求解決的方法。」以這二種態度來接受、來解決。遇事便不在把煩惱放心上,逢苦不憂,甘心甘受,便能迎刃而解了!(20190521)
聖嚴師父說「當我們遇到不幸的事、不如意,或不愉快的事,如何才能夠讓自己想到:『此事必有它的原因』呢?」「在態度上,第一,要接受事實;第二,要尋求解決的方法。」以這二種態度來接受、來解決。遇事便不在把煩惱放心上,逢苦不憂,甘心甘受,便能迎刃而解了!(20190521)
☆.°∴°☆°‧°∴°☆°﹒☆°.°∴ ☆.°∴°☆°‧°∴°☆°﹒☆°.°∴
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菩提達摩
聖嚴法師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種: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理入者,謂藉教悟宗。
深信含生,凡聖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覆,不能顯了。
若也,捨妄歸真,凝住壁觀,無自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更不隨於言教;此即與真理冥狀,無有分別,寂然無名,名之理入。
行入者,謂四行。其餘諸行,悉入此行中。何等為四行?一者報怨行,二者隨緣行,三者無所求行,四稱法行。
云何報怨行?謂修道行人,若受苦時,當自念言:我從往昔,無數劫中,棄本逐末,流浪諸有,多起怨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見與,甘心忍受,都無怨訴。經云:「逢苦不憂。」何以故?識達故。此心生時,與理相應,體怨進道,是故說言報怨行。
第二,隨緣行者:
眾生無我,並緣業所轉,苦樂齊受,皆從緣生。若得勝報榮譽等事,是我過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於道。是故說言隨緣行。
第三,無所求行者:
世人長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智者悟真,理將俗及,安心無為,形隨運轉。萬有斯空,無所願樂,功德黑闇,常相隨逐;三界久居,猶如火宅,有身皆苦,誰得而安?了達此處,故於諸有,息想無求。經云:「有求皆苦,無求乃樂。」判知無求,真為道行。
第四,稱法行者:性淨之理,因之為法。此理,眾相斯空,無染、無著、無此、無彼。經云:「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法無有我,離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應當稱法而行。法體無慳,於身命,則行檀捨施,心無悋惜。達解三空,不倚不著,但為去垢。攝化眾生,而不取相。此為自利,復能利他,亦能莊嚴菩提之道。檀度既爾,餘五亦然,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無所行,是為稱法行。
說偈言:
外息諸緣,內心無喘;
心如牆壁,可以入道。
明佛心宗,等無差誤;
行解相應,名之曰祖。
二種入終。
☆.°∴°☆°‧°∴°☆°﹒☆°.°∴ ☆.°∴°☆°‧°∴°☆°﹒☆°.°∴
(錄自《楞伽師資記》,《大正藏》八五.一二八五頁上-中)(案:後偈頌補自)《少室六門》卷1(CBETA, T48, no. 2009, p. 369, c19-p. 370, a28)
參考文獻:
《禪門修證指要》,頁13~16。
《禪與悟》, 頁266~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