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是菩薩戒第一梯授幽冥戒的時間點(19:30-21:15),剛剛結束授幽冥戒的議程。
無量劫來,吾人不知犯了多少的罪業。如果反觀今生或有不順利的事情,或許可能是之前做錯事,沒有把握當下的因緣向對方道歉,以致於累積了彼此的怨結未消了!
現在得人身又學佛,把握未了之事宜,為亡靈來授幽冥戒,或許是解除怨結的好時機!(20240309)
但卻另有一因緣讓我無法到台灣以外的國家去。
如此的緣生緣滅的現象,卻跑出另有一個因緣讓我能來讀維摩詰經的經文和看youtube的視頻。
緣生又緣滅的路上,去欣賞緣生緣滅風光,無論是內心的或外境的變化,但還是慶幸有福報來閱讀入本心的經典,真的三生有幸!
大家來讀維摩詰經,一起薰習入本心的經典。(20240304)
===*===*===*===*===*===*===*
------------------------------------
@「本心」是什麼?
「本心」是什麼?心,有妄念心、有智慧心。妄念心是虛妄心,而智慧心是本心,除去妄念心之後,智慧心就會出現。
@「本性」是什麼?
「本性」是什麼?本性是佛性,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具備成佛的可能性。
------------------
二
聖嚴師父在〈《六祖壇經》的思想〉中提到《壇經》引用六處《維摩經》的經文。
現摘錄如下:
如來藏在不同的經論中有許多不同的名字,但指的是同一個觀點,例如佛性、自性、法性、本性、如來藏、法藏、真如、清淨心等都是。
《六祖壇經》中提到六祖惠能曾為無盡藏比丘尼解釋《涅槃經》的妙義,此外,他也在廣州法性寺見到印宗法師講《涅槃經》。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思想即出於《涅槃經》,可見六祖惠能當時所處的環境,佛性思想的信仰非常普遍。
《六祖壇經》中有幾處也引用《維摩經》17,茲列舉如下:
(一)〈般若品〉云:「《淨名經》云:『即時豁然,還得本心。』」18
(二)〈疑問品〉云:「所以佛言,隨其心淨,即佛土淨。」19出於《維摩經.佛國品》20。
(三)〈定慧品〉云:「如《淨名經》云:『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21出於《維摩經》的〈菩薩品〉、〈佛國品〉22。
(四)〈定慧品〉云:「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維摩詰訶。」23這是出於《維摩經.弟子品》24。
(五)〈定慧品〉云:「故經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25出於《維摩經.佛國品》26。
(六)〈行由品〉云:「佛法是不二之法。」27是出於《維摩經.入不二法門品》28。
從以上對《維摩經》經文的引證之多,可見其對於《六祖壇經》的影響之大。
《維摩經》的思想被《六祖壇經》所用的,
第一是頓悟的觀念,
第二是淨心、直心的觀念,
第三是行住坐臥的日常生活就是修行的觀念,
第四是動靜一體的觀念,
第五是不二的觀念。
[第一是頓悟的觀念]
(一)所謂頓悟的思想,應該是從「教相判釋」的思想而來的。
從印度到中國唐朝的佛教史上,對佛經性質和層次的分類有許多家教相的判釋。大致上認定佛對上根人用直接法的頓教,對中下根人則用迂迴次第而說的漸教。
六祖惠能既然能在聽了《金剛經》的經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立時開悟,當然就是《淨名經》所說「即時豁然,還得本心」,那也就是頓悟。
所以《六祖壇經》中有五處以上用到「頓教」來形容他的法門,又提到「頓見真如本性……令學道者頓悟菩提」,這都是從《維摩經》的觀點而來。
@原文出處:[8.5 命富樓那問疾]
《維摩詰所說經》卷1〈3 弟子品〉:「時維摩詰即入三昧,令此比丘自識宿命:曾於五百佛所植眾德本,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時豁然,還得本心,於是諸比丘稽首禮維摩詰足。時維摩詰因為說法,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退轉。我念聲聞不觀人根,不應說法,是故不任詣彼問疾。」」(CBETA 2023.Q4, T14, no. 475, p. 541a5-11)]
[第二是淨心、直心的觀念]
(二)《六祖壇經》以直心和淨心來解釋智慧,以智慧作為佛性和清淨心的作用,把不動的自性稱為「定」。
因此他說「定」和「慧」相當於燈和光的關係29,沒有光不叫燈,是燈一定有光,它是不二之法。
「直心」的心就是清淨的心,有了清淨的心,一定是通過智慧而見到了佛性,是體用不二;如果行直心,必定是淨心,那一定能見佛性。所以他勸人不要執著心外的一切法,如此則離煩惱而證菩提。
@原文出處:
《維摩詰所說經》卷1〈1 佛國品〉:「「寶積!當知: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深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菩提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大乘眾生來生其國;布施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一切能捨眾生來生其國;持戒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行十善道滿願眾生來生其國;忍辱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三十二相莊嚴[6]眾生來生其國;精進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勤修一切功德眾生來生其國;禪定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攝心不亂眾生來生其國;智慧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正定眾生來生其國;四無量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成就慈、悲、喜、捨眾生來生其國;四攝法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解脫所攝眾生來生其國;方便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於一切法方便無礙眾生來生其國;三十七道品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念處、正勤、神足、根、力、覺、道眾生來生其國;迴向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得一切具足功德國土;說除八難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國土無有三惡、八難;自守戒行、不譏彼闕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國土無有犯禁之名;十善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命不中夭、大富、梵行、所言誠諦、常以軟語、眷屬不離善和諍訟、言必饒益、不嫉、不恚、正見眾生來生其國。
「如是,寶積!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隨其發行,則得深心;隨其深心,則意調伏;隨[7]意調伏,則如說行;隨如說行,則能迴向;隨其迴向,則有方便;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隨佛土淨,則說法淨;隨說法淨,則智慧淨;隨智慧淨,則其心淨;隨其心淨,則一切功德淨。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CBETA 2023.Q4, T14, no. 475, p. 538a29-c5)
《維摩詰所說經》卷1〈4 菩薩品〉:「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CBETA 2023.Q4, T14, no. 475, p. 542c15)
[第三是行住坐臥的日常生活就是修行的觀念]
(三)日常生活就是修行,
這與中國南方的山林佛教有關,必須勞作以維持生活;同時也與提倡佛教的普遍化有關。
此外,六祖惠能自己的開悟是在聽到《金剛經》的經句便「言下大悟」30。他原先是打柴的樵夫,到了五祖的道場還是去做廚房裡的雜務,開悟之後又到獵人的隊伍去做幫手。
所以他不以為心須經過打坐修行才能明心見性,只要當下能夠於一切法不執著,便與佛同。
因此他要引《維摩經》所說的「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卻被維摩詰訶」的例子為他的知己;
禪宗也因《六祖壇經》做如此的提倡而開出與印度佛教不相同的局面。
《維摩詰所說經》卷1〈3 弟子品〉:「佛知其意,即告舍利弗:「汝行詣維摩詰問疾。」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曾於林中宴坐樹下,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舍利弗!不必是坐,為宴坐也。夫宴坐者,不於三界現[14]身、意,是為宴坐;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是為宴坐;不捨道法而現凡夫事,是為宴坐;心不住內亦不在外,是為宴坐;於諸見不動,而修行三十七品,是為宴坐;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是為宴坐。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時我——世尊!——聞說是[15]語,默然而止,不能加報,故我不任詣彼問疾。」」(CBETA 2023.Q4, T14, no. 475, p. 539c16-27)
[第四是動靜一體的觀念]
(四)動靜一體的觀念,
一般人的看法,動和靜是兩種不同的現象,動的時候不是靜,靜的時候無法動。
可是從《六祖壇經》所見,在一切境界裡,身體可以跟著動,而智慧心也有所反應,但是稱為「真如」的心體是不動的31。
然而不要以為叫作智慧的作用真的會動,它只是隨境反映的作用,不是對境起執的作用。反映是外境本身的現象,起執就是內在煩惱的作用;既然只是反映,它沒有真正的動。如鏡中的像,水面的影,與鏡和水本身無關。
但它不是沒有作用,而是有大作用,這就把佛法用之於世間而不逃避世間。
禪宗能夠成為中國佛教的主流,能夠長久普遍地受到歡迎,就是由於它能像佛經裡所說,蓮花出於汙泥而不為汙泥所染,處於動態的環境還能保持不動的寧靜心。
《維摩詰所說經》卷1〈1 佛國品〉:
「法王法力超群生, 常以法財施一切,
能善分別諸法相, 於第一義而不動,」(CBETA 2023.Q4, T14, no. 475, p. 537c12-13)
[第五是不二的觀念]
(五)《維摩經》的不二思想,
在該經中有三十三位菩薩提出三十三種不同的觀點來說明對於「不二」的看法,都是用兩個相對的觀念和事物來說明既非一亦非二的道理。
世間的一切學問,不論是由哲學、宗教和科學等任何立場來看世間的現象和觀念,都不出相對的或二分法的觀點。即使是講一元論也是二分法,因為講二是對立的,講一也是等於二,因為單獨的一不能成立也不可能出現,只有從多才能見到一,或者從一切的現象而看全部的本體。
如果要講一,一定是二或是多,所以不管站在哪個立場,總有它的矛盾不通之處,因《維摩經》提出不二的觀點。
不二不等於一,也不等於二,那是真不二。
也可以說,二是一的兩面,一是二的全體;
有一,一定是與二同在;
有二,一定不離一。
此即《六祖壇經》所說定慧不二、動靜不二、善惡不二、眾生與佛不二、世間與出世間不二等等。
因此,《六祖壇經》最後的〈付囑品〉說「動用三十六對」;
所謂動用,是從清淨的自性而取智慧的功用。
六祖理出三十六對相對的觀念和事相,要大家能夠出離兩邊而通達地運用,實際上也就是不二法門的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