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5日 星期日

古德念經開悟

 


常看到古德誦經開悟,這裡整理一下:

@看金剛經開悟:

「中國禪宗最偉大的祖師,六祖慧能大師。有一天在路上突然聽到,金剛經裡的一句話就開悟了,然後,五祖弘忍大師特別為他講解金剛經,更使得他大徹大悟」(聖嚴法師:大法鼓0560<金剛經是否能使人開悟> )


@太虛大師看般若經開悟:

「像太虛大師,他是看般若經開悟的」(聖嚴法師:大法鼓0560:<金剛經是否能使人開悟>) 

第一次悟境 :「十九歲由圓瑛法師介紹至慈谿汶溪的西方寺閱《大藏經》,當其將《大般若經》快要讀完的時候,有一天竟在看經之際:「忽然失卻身心世界,泯然空寂中,靈光湛湛,無數塵剎煥然炳現,如凌虛影像,明照無邊。座經數小時,如彈指頃;歷好多日,身心猶在輕清安悅中。」他是得到悟境了。自此以後,文思活躍,所學的佛學與世學,也均能隨心活用了。」(《評介》 <太虛大師評傳>: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第3輯第6冊,頁28)。

第二次悟境 :「二十六歲時,......此年十月,即在普陀山掩關了,是由印光大師為其封關的。是年冬,有「一夜,在聞前寺開大靜的一聲鐘下,忽然心斷。心再覺,則音光明圓無際。從泯無內外能所中,漸現能所內外、遠近久暫,回復根身座舍的原狀。……心空際斷,心再覺漸現身器,符《起信》、《楞嚴》所說。」這是又一次的悟境,同時,也就從此而宗於《大乘起信論》與《楞嚴經》了。」(《評介》 <太虛大師評傳>: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第3輯第6冊,頁29-30)。

第三次悟境 :「二十八歲,作成《首楞嚴經攝論》,本《楞嚴經》義,以總持大乘,得中國佛學的綱要,這也是他當時佛學思想的結晶。同時就在這年,對於唯識義,又有所悟,他說:「曾於閱述記至釋〈假智詮不得自相〉一章,朗然玄悟,冥會諸法離言自相,真覺無量情器一一塵根識法,皆別別徹見始終條理,精微嚴密,森然秩然,有萬非昔悟的空靈幻化堪及者。」這是第三次悟境,而且比前二次更勝了。」(《評介》 <太虛大師評傳>: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第3輯第6冊,頁30)。

聖嚴法師對太虛大師的評介:
「由於悟境的關係,他的一生,論理境時,皆不出起信、楞嚴、唯識的應合與開發了。但其所講唯識乃以《大乘起信論》和會,與專宗唯識者有所不同。」(《評介》 <太虛大師評傳>: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第3輯第6冊,頁30)。

@看圓覺經而發悟

1.楊仁山居士看圓覺經而發悟
「像這個近代的一位楊仁山居士,他是看圓覺經而發悟的。」(聖嚴法師:大法鼓0560:<金剛經是否能使人開悟>) 

2.智諭老和尚看圓覺經而發悟
「民國五十八年,奉師命至竹東五指山觀音寺看廟。當時山路難行,香客稀少。自己拾柴,自己種菜,半農半樵,倒也安閑。山上無有藏經,苦無修學之緣。隨身帶了一本《圓覺經》,是唯一的經典。每當課餘無事時,便將《圓覺經》請出來,端坐恭誦。
有一天誦到「於中百千萬億不可說阿僧祇恒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花,亂起亂滅」時,不覺頓時淚流滿面。如此甚深微妙佛法,何幸得聞?仰感佛恩,無以為報。當時雖於佛法深生歡喜之心,然於甚深義猶未了了。
一時衝動,立刻託人下山買稿紙。竟膽大妄為作起《圓覺經疏》來。文成以後,自覺尚待斟酌之處甚多,於是悉心修正。但是愈改愈不順眼,終於支離破碎慘不忍睹。最後為求眼不見心不煩,於是把一番心血付之丙丁。時隔一十六年之久,又再度捉筆為文。倒不是有所進步,對於經文已經了解。而是老愚昏庸,不知深淺不自量力而已。」(《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述要》:頁15,行02 ~ 14)


老師無所不在


有時發現沒有老師,可以向老師學的;

但也發現現今媒體的傳遞,老師無所不在,

打開youtube影片,佛學,文學,影片等等,

老師無所不在,

端看你的善心抉擇。

所以不是沒有老師,而是你學習的態度,放在那地方!(2023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