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1日 星期六

記媽媽往生



養育我們的媽媽,2024年5月4日晚上9: 33,87歲,有福報的往生了!

養育我們的媽媽,在俗家二哥和姐妹、姪兒女的陪伴下,「輕鬆」吐下最後一口氣,有福報的往生了!

人生走一遭,聖嚴師父開示說,人與人之間,就是還願和討債。

一生如願的來「還願」,一生平安的來「還債」。

如是因,如是果,

一生如願的來「還願」,學佛三皈依,護持佛法。

一生平安的來「還債」,不要再怨別人,只怪當時「迷」時人,做了「對不起」別人的事,當下的有煩惱的情境,無法跟對方說「對不起」,以致於「黏著」到來世。

5日7日告別式,圓滿了。

昨天5月10日,頭七,也圓滿了!

祝福媽媽在西方極樂世界天天念佛念法念僧,與諸大善人一起修學佛法。

(2024.5.11)

2024年4月29日 星期一

百合盛開2024

 











年年來紀錄百合盛開的季節!

2024年3月29日 星期五

諸師讀經的紮實功夫

 最近一個因緣,看到youtube維摩詰經的視頻,以此故,找來諸師維摩詰經的註疏靜靜的科文筆記,一做下來,不得不佩服諸師讀經的紮實功夫。

首先,諸師還是會依對整部的大意依個人的觀點,說出幾門的大意,以此對整部經做要意的分析。

次之,諸師還是會依道安的三分來分開大段。三分大段為基A1A2A3,再依各段說明大意,A1再切基,切B1B2B3B4,B1再切基C1C2C3C4,以此類推。切到不斷再切,便逐句解釋,如此整大段A(中段B-->C)的大意一目然。

我們如果能如此的學習,相信對於經意的發揮,會有另一番特獨的見地(20240329)



2024年3月23日 星期六

青出於藍

 今日思考:當一個老師,希望很教出優秀的學生。

如果沒有優秀的學生,也有踏踏實實努力不懈的學生。

有遠見,不惜一切代價,投資人才的培育,是一項長遠的投資,二十年或五十年,便能看出成效。

若短見者,處處著眼小處,反之無人才出,實為可惜!(20240323)



2024年3月12日 星期二

太陽公公出來了

 



好幾天的冷天氣,今天終於有太陽公公出現了。20240312

2024年3月9日 星期六

授幽冥戒


 今天晚上是菩薩戒第一梯授幽冥戒的時間點(19:30-21:15),剛剛結束授幽冥戒的議程。

無量劫來,吾人不知犯了多少的罪業。如果反觀今生或有不順利的事情,或許可能是之前做錯事,沒有把握當下的因緣向對方道歉,以致於累積了彼此的怨結未消了!

現在得人身又學佛,把握未了之事宜,為亡靈來授幽冥戒,或許是解除怨結的好時機!(20240309)


2024年3月4日 星期一

[大家來讀維摩詰經] 維摩詰經


一個因緣讓我可以到台灣以外的國家去,

但卻另有一因緣讓我無法到台灣以外的國家去。

如此的緣生緣滅的現象,卻跑出另有一個因緣讓我能來讀維摩詰經的經文和看youtube的視頻。

緣生又緣滅的路上,去欣賞緣生緣滅風光,無論是內心的或外境的變化,但還是慶幸有福報來閱讀入本心的經典,真的三生有幸!

大家來讀維摩詰經,一起薰習入本心的經典。(20240304)

===*===*===*===*===*===*===*

------------------------------------

@「本心」是什麼?

「本心」是什麼?心,有妄念心、有智慧心。妄念心是虛妄心,而智慧心是本心,除去妄念心之後,智慧心就會出現。

@「本性」是什麼?

「本性」是什麼?本性是佛性,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具備成佛的可能性。

------------------

《聖嚴法師教話頭禪》:「三、悟境的層次

「識自本心,是見本性」,是說自己能夠認識自己的本心是什麼,也能夠見到自己的本性是什麼,這不是靠天,也不是靠佛,而是靠自己的善根。「本心」是什麼?心,有妄念心、有智慧心。妄念心是虛妄心,而智慧心是本心,除去妄念心之後,智慧心就會出現。所謂「妄念心」即是有自我中心執著的心,也叫作「虛妄心」,而放開自我中心以後,你能夠見到智慧,也就是智慧現前。「本性」是什麼?本性是佛性,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具備成佛的可能性。如果沒有佛性,人就不可能成佛、不能開悟。在成佛以前先要見性,也就是開悟,但開悟不等於成佛,而是知道、肯定自己有佛性。如果以水來譬喻佛性的話,就好比我們天天都在喝水,應該知道水是什麼,可是對於從來沒有見過水,也從來沒有喝過水的人而言,即使你告訴他有水,他還是不曉得水是什麼。等到拿水給他看,或是指給他看,告訴他這是水,他才能了解,這就是見到了水,但還沒有喝到水。接著讓他喝水,知道水的味道,再進一步教他進入水裡,跟水生活在一起,最後,他自己化為水,不見了,只有水,沒有自己。以上可分為幾個層次:首先,不知道有水;然後,看到水,知道有水;接著,喝到水,知道水的味道;之後,自己進到水裡;最後,自己化為水,而自己不見了。這是一層一層的,所以不是一下子開悟、見性之後,自己就跟佛完全一樣,而是已經肯定地知道自己跟佛一樣,有成佛的可能。所以,悟境有深、有淺,有大、有小。除了善根之外,努力非常重要,如果過去的善根不夠,現在加倍努力,還是可以補救。以參話頭而言,就是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大疑」是進入了大疑團,而且是非常強的疑團,如果疑團爆炸了,你會有大悟的可能;「小疑」是你有疑,也可以進入疑團,但是力量不強,雖然可能也會有一點小爆炸,可是光度不夠強,所見到的也不是很深;「不疑」是沒有疑情,就只是念話頭一直念下去,永遠也不會開悟。如果開悟了,那麼頓和漸、利和鈍都是相同的;沒有開悟的時候,才會有所分別。不過,若不是徹悟的話,則還是有頓、有漸,有利、有鈍。然而,沒有悟的話,那是在醉生夢死、長劫沉淪之中。」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第4輯第17冊,頁153-155)。

----------------------------------------

聖嚴師父在〈《六祖壇經》的思想〉中提到《壇經》引用六處《維摩經》的經文。


現摘錄如下:


《禪與悟》:「五、《六祖壇經》裡的《涅槃經》和《維摩經》思想

如來藏在不同的經論中有許多不同的名字,但指的是同一個觀點,例如佛性、自性、法性、本性、如來藏、法藏、真如、清淨心等都是。

《六祖壇經》中提到六祖惠能曾為無盡藏比丘尼解釋《涅槃經》的妙義,此外,他也在廣州法性寺見到印宗法師講《涅槃經》。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思想即出於《涅槃經》,可見六祖惠能當時所處的環境,佛性思想的信仰非常普遍。



《六祖壇經》中有幾處也引用《維摩經》17,茲列舉如下:

(一)〈般若品〉云:「《淨名經》云:『即時豁然,還得本心。』」18

(二)〈疑問品〉云:「所以佛言,隨其心淨,即佛土淨。」19出於《維摩經.佛國品》20

(三)〈定慧品〉云:「如《淨名經》云:『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21出於《維摩經》的〈菩薩品〉、〈佛國品〉22

(四)〈定慧品〉云:「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維摩詰訶。」23這是出於《維摩經.弟子品》24

(五)〈定慧品〉云:「故經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25出於《維摩經.佛國品》26

(六)〈行由品〉云:「佛法是不二之法。」27是出於《維摩經.入不二法門品》28


從以上對《維摩經》經文的引證之多,可見其對於《六祖壇經》的影響之大。
《維摩經》的思想被《六祖壇經》所用的,
第一是頓悟的觀念,
第二是淨心、直心的觀念,
第三是行住坐臥的日常生活就是修行的觀念,
第四是動靜一體的觀念,
第五是不二的觀念。




[第一是頓悟的觀念]

(一)所謂頓悟的思想,應該是從「教相判釋」的思想而來的。
從印度到中國唐朝的佛教史上,對佛經性質和層次的分類有許多家教相的判釋。大致上認定佛對上根人用直接法的頓教,對中下根人則用迂迴次第而說的漸教。
六祖惠能既然能在聽了《金剛經》的經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立時開悟,當然就是《淨名經》所說「即時豁然,還得本心」,那也就是頓悟
所以《六祖壇經》中有五處以上用到「頓教」來形容他的法門,又提到「頓見真如本性……令學道者頓悟菩提」,這都是從《維摩經》的觀點而來。

@原文出處:[8.5 命富樓那問疾]

《維摩詰所說經》卷1〈3 弟子品〉:「時維摩詰即入三昧,令此比丘自識宿命:曾於五百佛所植眾德本,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時豁然,還得本心,於是諸比丘稽首禮維摩詰足。時維摩詰因為說法,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退轉。我念聲聞不觀人根,不應說法,是故不任詣彼問疾。」」(CBETA 2023.Q4, T14, no. 475, p. 541a5-11)]


[第二是淨心、直心的觀念]

(二)《六祖壇經》以直心和淨心來解釋智慧,以智慧作為佛性和清淨心的作用,把不動的自性稱為「定」。
因此他說「定」和「慧」相當於燈和光的關係29,沒有光不叫燈,是燈一定有光,它是不二之法。
「直心」的心就是清淨的心,有了清淨的心,一定是通過智慧而見到了佛性,是體用不二;如果行直心,必定是淨心,那一定能見佛性。所以他勸人不要執著心外的一切法,如此則離煩惱而證菩提。

@原文出處:

《維摩詰所說經》卷1〈1 佛國品〉:「「寶積!當知: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深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菩提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大乘眾生來生其國;布施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一切能捨眾生來生其國;持戒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行十善道滿願眾生來生其國;忍辱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三十二相莊嚴[6]眾生來生其國;精進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勤修一切功德眾生來生其國;禪定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攝心不亂眾生來生其國;智慧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正定眾生來生其國;四無量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成就慈、悲、喜、捨眾生來生其國;四攝法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解脫所攝眾生來生其國;方便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於一切法方便無礙眾生來生其國;三十七道品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念處、正勤、神足、根、力、覺、道眾生來生其國;迴向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得一切具足功德國土;說除八難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國土無有三惡、八難;自守戒行、不譏彼闕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國土無有犯禁之名;十善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命不中夭、大富、梵行、所言誠諦、常以軟語、眷屬不離善和諍訟、言必饒益、不嫉、不恚、正見眾生來生其國。

「如是,寶積!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隨其發行,則得深心;隨其深心,則意調伏;隨[7]意調伏,則如說行;隨如說行,則能迴向;隨其迴向,則有方便;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隨佛土淨,則說法淨;隨說法淨,則智慧淨;隨智慧淨,則其心淨;隨其心淨,則一切功德淨。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CBETA 2023.Q4, T14, no. 475, p. 538a29-c5)

《維摩詰所說經》卷1〈4 菩薩品〉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CBETA 2023.Q4, T14, no. 475, p. 542c15)



[第三是行住坐臥的日常生活就是修行的觀念]

(三)日常生活就是修行,
這與中國南方的山林佛教有關,必須勞作以維持生活;同時也與提倡佛教的普遍化有關。
此外,六祖惠能自己的開悟是在聽到《金剛經》的經句便「言下大悟」30他原先是打柴的樵夫,到了五祖的道場還是去做廚房裡的雜務開悟之後到獵人的隊伍去做幫手
所以他不以為心須經過打坐修行才能明心見性只要當下能夠於一切法不執著,便與佛同
因此他要引《維摩經》所說的「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卻被維摩詰訶」的例子為他的知己;
禪宗也因《六祖壇經》做如此的提倡而開出與印度佛教不相同的局面。

《維摩詰所說經》卷1〈3 弟子品〉:「佛知其意,即告舍利弗:「汝行詣維摩詰問疾。」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曾於林中宴坐樹下,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舍利弗!不必是坐,為宴坐也。夫宴坐者,不於三界現[14]身、意,是為宴坐;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是為宴坐;不捨道法而現凡夫事,是為宴坐;心不住內亦不在外,是為宴坐;於諸見不動,而修行三十七品,是為宴坐;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是為宴坐。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時我——世尊!——聞說是[15]語,默然而止,不能加報,故我不任詣彼問疾。」」(CBETA 2023.Q4, T14, no. 475, p. 539c16-27)



[第四是動靜一體的觀念]

(四)動靜一體的觀念,
一般人的看法,動和靜是兩種不同的現象,動的時候不是靜,靜的時候無法動。
可是從《六祖壇經》所見,在一切境界裡,身體可以跟著動,而智慧心也有所反應,但是稱為「真如」的心體是不動的31
然而不要以為叫作智慧的作用真的會動,它只是隨境反映的作用,不是對境起執的作用。反映是外境本身的現象,起執就是內在煩惱的作用;既然只是反映,它沒有真正的動。如鏡中的像,水面的影,與鏡和水本身無關。
但它不是沒有作用,而是有大作用,這就把佛法用之於世間而不逃避世間。
禪宗能夠成為中國佛教的主流,能夠長久普遍地受到歡迎,就是由於它能像佛經裡所說,蓮花出於汙泥而不為汙泥所染,處於動態的環境還能保持不動的寧靜心。

《維摩詰所說經》卷1〈1 佛國品〉

法王法力超群生  常以法財施一切 
能善分別諸法相  於第一義而不動」(CBETA 2023.Q4, T14, no. 475, p. 537c12-13)



[第五是不二的觀念]

(五)《維摩經》的不二思想
在該經中有三十三位菩薩提出三十三種不同的觀點來說明對於「不二」的看法,都是用兩個相對的觀念和事物來說明既非一亦非二的道理
世間的一切學問,不論是由哲學、宗教和科學等任何立場來看世間的現象和觀念,都不出相對的或二分法的觀點。即使是講一元論也是二分法,因為講二是對立的,講一也是等於二,因為單獨的一不能成立也不可能出現,只有從多才能見到一,或者從一切的現象而看全部的本體。
如果要講一,一定是二或是多,所以不管站在哪個立場,總有它的矛盾不通之處,因《維摩經》提出不二的觀點。
不二不等於一,也不等於二,那是真不二。
也可以說,二是一的兩面,一是二的全體;
有一,一定是與二同在;
有二,一定不離一。
此即《六祖壇經》所說定慧不二、動靜不二、善惡不二、眾生與佛不二、世間與出世間不二等等。
因此,《六祖壇經》最後的〈付囑品〉說「動用三十六對」;
所謂動用,是從清淨的自性而取智慧的功用。
六祖理出三十六對相對的觀念和事相,要大家能夠出離兩邊通達地運用,實際上也就是不二法門的衍生

」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第4輯第6冊,頁332-336)。


《維摩詰所說經》卷2<入不二法門品>:(CBETA 2023.Q4, T14, no. 475, pp. 550b28-551c27)

5.1 釋品題
入不二法門品第九
5.2 解文
6.1 淨名請問
爾時,維摩詰謂眾菩薩言:「諸仁者!云何菩薩入不二法門?各隨所樂說之。」
6.2 衆聖各說
會中有菩薩名法自在,說言:「諸仁者!生滅為二。法本不生,今則無滅,得此無生法忍,是為入不二法門。」
德守菩薩曰:「我、我所為二。因有我故,便有我所;若無有我,則無我所,是為不二法門。」
不眴菩薩曰:「受、不受為二。若法不受,則不可得;以不得故,無取無捨,無作無行,是為入不二法門。」
德頂菩薩曰:「垢、淨為二。見垢實性,則無淨相,順於滅相,是為入不二法門。」  
善宿菩薩曰:「是動、是念為二。不動則無念,無念即無分別,通達此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善眼菩薩曰:「一相、無相為二。若知一相即是無相,亦不取無相,入於平等,是為入不二法門。」
妙臂菩薩曰:「菩薩心、聲聞心為二。觀心相空如幻化者,無菩薩心,無聲聞心,是為入不二法門。」
弗沙菩薩曰:「善、不善為二。若不起善不善,入無相際而通達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師子菩薩曰:「罪、福為二。若達罪性,則與福無異。以金剛慧,決了此相,無縛無解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師子意菩薩曰:「有漏、無漏為二。若得諸法等,則不起漏不漏想,不著於相,亦不住無相,是為入不二法門。」
淨解菩薩曰:「有為、無為為二。若離一切數,則心如虛空,以清淨慧無所礙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那羅延菩薩曰:「世間、出世間為二。世間性空,即是出世間。於其中不入不出,不溢不散,是為入不二法門。」
善意菩薩曰:「生死、涅槃為二。若見生死性,則無生死,無縛無解,不然不滅,如是解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現見菩薩曰:「盡、不盡為二。法若究竟,盡若不盡,皆是無盡相,無盡相即是空,空則無有盡不盡相。如是入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普守菩薩曰:「我、無我為二。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見我實性者?不復起二,是為入不二法門。」
電天菩薩曰:「明、無明為二。無明實性即是明,明亦不可取,離一切數,於其中平等無二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喜見菩薩曰:「色、色空為二。色即是空,非色滅空,色性自空,如是受想行識、識空為二,識即是空,非識滅空,識性自空。於其中而通達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明相菩薩曰:「四種異、空種異為二。四種性即是空種性,如前際後際空,故中際亦空。若能如是知諸種性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妙意菩薩曰:「眼、色為二。若知眼性於色,不貪、不恚、不癡,是名寂滅,如是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為二,若知意性於法,不貪、不恚、不癡,是名寂滅。安住其中,是為入不二法門。」
無盡意菩薩曰:「布施、迴向一切智為二。布施性即是迴向一切智性。如是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迴向一切智為二,智慧性即是迴向一切智性。於其中入一相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深慧菩薩曰:「是空、是無相、是無作為二。空即無相,無相即無作;若空、無相、無作,則無心意識。於一解脫門,即是三解脫門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寂根菩薩曰:「佛、法、眾為二。佛即是法,法即是眾,是三寶皆無為相,與虛空等。一切法亦爾,能隨此行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心無礙菩薩曰:「身、身滅為二。身即是身滅。所以者何?見身實相者,起不見身及見滅身。身與滅身,無二無分別,於其中不驚不懼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上善菩薩曰:「身口意善為二。是三業皆無作相,身無作相,即口無作相,口無作相,即意無作相。是三業無作相,即一切法無作相。能如是隨無作慧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福田菩薩曰:「福行、罪行、不動行為二。三行實性即是空,空則無福行、無罪行、無不動行。於此三行而不起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華嚴菩薩曰:「從我起二為二。見我實相者,不起二法;若不住二法,則無有識。無所識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德藏菩薩曰:「有所得相為二。若無所得,則無取捨。無取捨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月上菩薩曰:「闇與明為二。無闇無明,則無有二。所以者何?如入滅受想定,無闇無明。一切法相,亦復如是。於其中平等入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寶印手菩薩曰:「樂涅槃、不樂世間為二。若不樂涅槃、不厭世間,則無有二。所以者何?若有縛,則有解,若本無縛,其誰求解?無縛無解,則無樂厭,是為入不二法門。」
珠頂王菩薩曰:「正道、邪道為二。住正道者,則不分別是邪是正。離此二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樂實菩薩曰:「實、不實為二。實見者尚不見實,何況非實?所以者何?非肉眼所見,慧眼乃能見,而此慧眼,無見無不見,是為入不二法門。」
6.3 衆聖請問
如是諸菩薩各各說已,問文殊師利:「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
6.4 文殊解答
文殊師利曰:「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
6.5 文殊反問
於是文殊師利問維摩詰:「我等各自說已,仁者當說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
6.6 淨名默答
時維摩詰默然無言。
6.7 文殊讃歎
文殊師利歎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
6.8 時衆得盆
說是入不二法門品時,於此眾中,五千菩薩,皆入不二法門,得無生法忍。
--


2024年2月20日 星期二

聖嚴師父說什麼是禪

什麼是禪(2024傳燈法會-憶師恩影片)


所謂禪,並沒有一樣特定的東西叫做禪,而只是能夠使得我們的心能夠安定、能夠清靜、能夠有慈悲心、能夠有智慧,這就叫做禪。


所以禪就是來淨化人間、淨化社會、淨化人的心,以及淨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用禪的觀念和方法來幫助我們,達成淨化的目的。實際上這就是法鼓山提倡的四種環保。

其實在任何一個地方,凡是有人的地方,本來就具備有這種功能,也都有這種需求,不過我們大家由於太自私,而破壞了自己的心理的穩定,也破壞了我們生活的寧靜,也破壞了我們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的和諧,也破壞了我們大自然的自然資源和生態,而這個都是跟大家的需求是相反的。大家的希望都是心裡能夠平安,希望我們生活品質很好,希望我們的社會非常和諧,希望我們的大自然的環境,非常的適合我們來居住,這是我們大家都希望的,可是呢,由於我們自己的想法,常常跟自己的希望是相衝突的、相矛盾的,因此而產生了種種的問題。


所以禪的觀念,就是叫我們回到自己的本來的善良的心,也就是把自私的、不善良的心,能夠轉變過來。然後對於外在的破壞的心,把它轉變過來。

許多的人認為禪是一種打坐的方法,其實不一定。

禪就是讓我們每一個人,回到自己本來的、善良的、快樂的,有智慧的、有慈悲的心態,這個叫作禪。

但是普通的人,不容易能夠做得到,所以要通過用修行的方法來輔助、來幫助我們,這才有中國的禪宗所講的,用呼吸法、用公案、用默照…等等的方法,



那樣子使得自我更了解一些自我的醜惡面、自我的不快樂的一面,自我矛盾的一面,就是利用禪修的方法,來幫助我們了解自己更多,了解自己更多,那自己的問題愈少,跟人相處的時候,我們對環境、對人的評價也會改變,這我們就叫它什麼?叫它是「心靈環保」,叫它「建設人間淨土」。


--摘自〈聖嚴師父於2004.04.25澳洲墨爾本曼寧翰市政廳大樓活動中心開示〉、2024傳燈法會-憶師恩影片




************************************

















2024年2月19日 星期一

十二因緣的「識」=六識或入胎識


@「 一般解說為六識或入胎識

「 唯識學之所以重視唯識,其實跟十二緣起的內容有密切的關聯。十二緣起有無明、行、識……生、老死,其中的『識』一般解說為六識或入胎識。」(釋厚觀,《印順導師佛學著作述要》《唯識學探源》(中編3),頁90)


@不能把「識」看成生死的根本

所以不能把「識」看成生死的根本。所以印順法師《唯識學探源》說明「假使把識看成生死的根本,那決不是釋尊所許可的。嗏啼比丘受佛的呵斥,也就在此。」(CBETA 2023.Q4, Y10, no. 10, p. 23a2-4)

生死的根本卻在「無明」,印順法師《唯識學探源》:「愛、取,固然是流轉的主因,但生死的根本卻在無明;這好像蒸汽能轉動機輪,而它之所以有這推動的力量,還依賴著煤炭的蒸發。」(CBETA 2023.Q4, Y10, no. 10, p. 22a12-13)


@「識緣名色」是「相依相緣而存在」,才有從生命的潛流攔入現實的生命界

《雜阿含經》提到「識緣名色」是「相依相緣而存在」,「不是站在認識論的立場」,「依經文看來,釋尊的本意,是從探索認識活動的根源,觸發到生命相依相持而存在的見地。」故印順法師《唯識學探源》明:

《唯識學探源》:「識與名色,相依相緣而存在;

《雜阿含經》(卷一二.二八八經),曾用束蘆的比喻,說明它的相互依存性:

『譬如三蘆立於空地,展轉相依而得豎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轉相依而得豎立。識緣名色,亦復如是,展轉相依而得生長。』[A14]

識與名色的相互依存關係,不是站在認識論的立場,說明有主觀才有客觀,有客觀才有主觀。

依經文看來,釋尊的本意,是從探索認識活動的根源,觸發到生命相依相持而存在的見地。」(CBETA 2023.Q4, Y10, no. 10, pp. 17a07-18a1)[A14] 《雜阿含經》卷12(CBETA, T02, no. 99, p. 81, b5-8) 

所以依「識」是入胎識的角度言:從父精母血的和合,漸漸發達到成人,其中主要的原因,不能不說是識。識是初入母胎的識,因識的入胎,名色才能漸漸的增長、廣大起來。印順法師《唯識學探源》

再看這入胎識,倘使沒有名色作它的依託,識也不能相續存在(沒有離開物質的精神),也不能從生命的潛流(生前死後的生命),攔入現實的生命界。印順法師《唯識學探源》

印順法師《唯識學探源》引經證說道

這識與名色的相互關係,正像《大緣方便經》所啟示的:

「阿難!緣識有名色,此為何義?若識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若識入胎不出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若識出胎,嬰孩壞敗,名色得增長不?答曰:無也。阿難!若無識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阿難!我以是緣,知名色由識,緣識有名色。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緣名色有識,此為何義?若識不住名色,則識無住處;若無住處,寧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不?答曰:無也。阿難!若無名色,寧有識不?答曰:無也。阿難!我以此緣,知識由名色,緣名色有識。我所說者,義在於此。」[A15](=CBETA修訂註解《長阿含經》卷10(CBETA, T01, no. 1, p. 61, b8-19))

識與名色,是同時相依而共存的,經文說得非常明白。」(《唯識學探源》:CBETA 2023.Q4, Y10, no. 10, pp. 18a04-19a8)[A15] 《長阿含經》卷10(CBETA, T01, no. 1, p. 61, b8-19) 

2024年2月15日 星期四

[大家來讀維摩詰經]維摩詰居士生病的原因

 維摩詰居士生病,文殊菩薩去問疾(探病)。 維摩詰居士身份特別,「有人說維摩詰是金粟如來化身(智諭法師《維摩詰所說經講記(上)》:頁19,行05)

「這部經也名之為不可思議解脫經(智諭法師《維摩詰所說經講記(上)》:頁19,行08)根據「淨影寺慧遠大師說不思議解脫是十地菩薩所獲得的解脫。如果我們根據淨影慧遠大師的說法,可能維摩詰是十地菩薩。」(智諭法師《維摩詰所說經講記(上)》:頁19,行10 ~ 11)

十地菩薩鄰極亞聖,接近極果,極果是佛。」(智諭法師《維摩詰所說經講記(上)》:頁20,行04 ~ 05)

十地菩薩,怎麼會生病?經文說到維摩詰居士生病的原因「維摩詰言。從癡有愛則我病生。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眾生病滅則我病滅。

智諭法師釋義《維摩詰所說經講記(上)》:「那麼怎麼我維摩詰有病呢?眾生淪落生死,維摩詰想來度眾生,才來入生死,入生死自然示現有病。如果一切眾生病滅了,我就不需要疲勞生死度眾生了,所以我病滅。」(智諭法師《維摩詰所說經講記(上)》:頁404,行03 ~ 05)

原來維摩詰生病的原因,是因為一切眾生淪落生死「病是生死」(智諭法師《維摩詰所說經講記(上)》:頁404,行06)「有生死才有病,入生死度眾生才示現有病。」(智諭法師《維摩詰所說經講記(上)》:頁405,行04)

眾生在生死中流轉,所以維摩詰居士大悲心示現生病的樣子來度化眾生故,以之故經文說道:「所以者何?菩薩為眾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則有病。」(《維摩詰所說經講記(上)》頁404,行15)

「因為大悲心度眾生故,所以才有病就是了。」(智諭法師《維摩詰所說經講記(上)》:頁405,行02)

「菩薩為眾生故入生死,才有病啊!」(智諭法師《維摩詰所說經講記(上)》:頁405,行03)

「為了度眾生入生死才示現有病。」(智諭法師《維摩詰所說經講記(上)》:頁405,行03 ~ 04)

維摩詰示現和眾生會生病的色身,說法給眾生聽,眾生聽了無上法,才能得解脫。



2024年2月13日 星期二

新春照客




 新春期間留在山上,難免要新春客。

初一早上在祈願殿,初二初三在開山紀念館,初四初五又回到祈願殿。

今天初四下午人潮很多,許多全家福老老少少中青的,上山走春。祈願殿外手機攝影此起彼落。

五樓門廳手作DIY更是人潮滿滿。

大家到寺院祈求平安健康幸福。走春,是春節的一個大節日。20240213。

2024年2月1日 星期四

在大家庭中

 在大家庭中,小孩子那麼多,作為大家長,是否能夠明了那麼多小孩的個性和能力,不一定!

大家長忙於向外找生路,小孩子也學到察四方觀上下,量出寶劍,小孩子和小孩子之間,個個聰慧。各各自有本事,有者淡於平凡,有者光輝亮麗,沒有好與壞,但對大家長來說,所有的小孩都是他的孩子,每個小孩都是平等平等的。(20240201)



雲海

雲海,像一塊厚棉被中的棉花,把金山鎮輕輕的攏照著,不知鎭上的人,是否知道自己在雲海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