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4日 星期六

寫給遠方的摯友


禪七很快的結束了,距離進堂的第一天,跟妳寫LINE說要去參加禪七,沒想到今天便解七出堂了。

這次參加禪七的目的,一方面調適體虛的現象,一方面距離六月時已快半年沒有參加禪七了。關於體虛的狀況,妳說妳在大壇的網路共修看到我很累的樣子,我回說今天拜到沒有力氣了!還好拜完第一天,晚上有一位莫醫師來女寮義疹,莫醫師說因體虛不開水藥,建議先吃他配製好的「溫中丸」,如此一天三次,一次三十小顆,體虛的狀況終於改善,八天七夜的水陸法會也順利圓滿了。水陸法會後,因緣具足,還能進堂打七,可以說是我的福報,真得很開心!

這次默照禪七看的是聖嚴師父2004年瑞士默照禪七的錄影帶,開示內容主要是扣緊「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的深義,以《坐禪儀》「放捨諸相,休息萬事」和《坐禪箴》「不觸事而知,不對緣而照」為要義,直截了當的說明禪宗的明心見性和開悟的現象,內容講得的很深,講完大意後又補充許多譬喻和生活小故事,句句珠璣,聽來覺得很法喜,有幾段聽得懂的,想說寫下來分享給妳!

第一聖嚴師父說到「修行的目的」,我們修行的目的是斷煩惱,現智慧。聖嚴師父解釋《坐禪儀》「夫學般若菩薩,先當起大悲心,發弘誓願,精修三昧,誓度眾生,不為一身,獨求解脫」一段時,說明我們先要「發菩提心」-->「修行」-->「度眾生」,最後才「放捨諸相,休息萬事,身心一如,動靜無間。」

關於「發菩提心」-->「修行」-->「度眾生」這一小節,為什麼聽來覺得很法喜呢?聖嚴師父說佛陀也是這樣,他自己本人也是如此,少年時發現佛法非常有用,發願要把佛法分享給人(「發菩提心」),由於自己知道的佛法不夠多,體驗的也不夠深入,因此就更要用功修行(「修行」),藉由不斷用功修行使得自己知道的佛法愈來愈多,自己的體驗也愈來愈深入,才能把得到的利益分享給人(「度眾生」)。我們從師父的自傳中,可以知道師父少年時「發菩提心」,經過六年的閉關「修行」,之後在日本拿到博士後,先到西方弘法,以後才每三個月美台二邊「度眾生」。我覺得「修行」這一階段,對佛陀、對聖嚴師父其實是一個很重要的過程,佛陀六年的苦行,聖嚴師父六年的閉關,那是一個「度眾生」,走更遠的路的一個基礎,所以我自己也在考慮,若因緣具足,來嘗試申請短期的自修,讓自己可以沉澱一下!為什麼呢?因為前二年,果解法師往生前,我當監香護的是默照禪七,二年後我當禪眾,打的是默照禪七。前後二年的經驗,發現居士菩薩很用功,很珍惜打七的機會。這一次的默照禪七,有幾天感受到居士菩薩坐的很安定,這非常了不起耶!反觀我們僧眾,如聖嚴師父所說的,更要「藉由不斷用功修行使得自己知道的佛法愈來愈多,自己的體驗也愈來愈深入」,這樣才能符合自己「專業」的身份,達到弘法利生的標的。
第二聖嚴師父說發了菩提心之後,出離心便接著來。而練習默照,便是要練習「放捨諸相,休息萬事」。這二句指的是出離心。我覺得聖嚴師父用了一個很妙的例子來讓我們瞭解什麼叫做「放捨諸相」。師父說「放捨諸相」要「不沾塵」。什麼是「不沾塵」呢?師父以一根棒子沾不沾垃圾為例,說如果一根棒子上面有很多膠,碰到什麼東西,都黏什麼,最後看不到棒子,只看到一根垃圾棒。我們時時要練習我們的心像一根乾淨、絕緣體的玻璃棒。為了讓禪眾更瞭解什麼是一根乾淨、絕緣體的玻璃棒,師父舉他去澳洲墨爾本時,住在一位居士家中,因為墨爾本落塵量很少(灰塵很少),居士家的玻璃很乾淨,五年內都不用擦,還是乾淨的像鏡子一樣,師父說要練習我們的心「放捨諸相」,「不沾塵」如一根乾淨、絕緣體的玻璃棒,「放捨」一切的狀況(現象),如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頭腦裡面在想到的、念頭起伏等等,都給它「放捨」,給它放下,都不要去執著它、不要在乎它。而「休息萬事」便是你有事,他有事,所有的這環境裡面都是有事,而我自己沒有事。已經發生的事,還沒有發生的事,或者正在發生的事,都覺得是跟自己沒有關係,練習我們自己的心中根本沒有事、心中沒有任何牽掛。

所以當我聽到「放捨諸相」要「不沾塵」如一根乾淨、絕緣體的玻璃棒這個譬喻時,我心中覺得很歡喜的,日常生活中,原來就是要這樣來練習的!因為每次參加禪七時,與師兄弟住在大通舖,最怕有人打鼾。當然這次禪七,還是有人打鼾,晚上睡覺時帶著耳塞,就用聖嚴師父說的練習自己的心有如一根乾淨、絕緣體的玻璃棒,有鼾聲,「不沾鼾聲」,鼾聲是她的事,結果這個觀念一轉變,竟然在七天中,多數的晚上還能熟睡,真是可喜可賀!
聖嚴師父勉勵我們要一直練習「放捨」諸相、一直練習「休息」萬事,這樣才能真正見性。如果能像日本曹洞宗的道元禪師體驗到「身心脫落」那樣,「身心解脫」了,也就是自己的身心根本不存在,對身心的執著不存在,這個時候便是開悟!而見性不是真正地看到什麼東西,如《心經》「無智也無得」,要「放捨」煩惱相,要「放捨」智慧相,如此才是真正地得到涅槃,否則便是增加自己的負擔了!

第三聽到聖嚴師父說到「無明本身就是空性」,這也是我突然間聽得懂的地方!聖嚴師父說我們的心分成兩個階段,未悟以前,叫做煩惱心,悟以後就是智慧心。無明就是煩惱心,煩惱心是一種執著的心,煩惱心是因為有無明的關係,所以沒有辦法見到自性是空的,如果放下自我的執著,無明不見了,智慧就現前了,因為無明沒有了,就是空了,無我了。聖嚴師父說悟了的人,智慧心出現,心是光明的,見到自性,甚至於見到一切法的自性,就是空性,這叫做明心見性。而在僧大就讀之前,自己一直存在著不安的感覺,就讀僧大之後,常聽到聖嚴師父開示煩惱要消歸自心。自心起煩惱,便是對不起自己。所以當煩惱生起時,自己要「摸摸頭」,提醒自己要少煩、少惱,讓黏著在煩惱的時間越來越短,那才對得起自己。這次聽到聖嚴師父說到「無明」的自性就是「空性」,才有一點點明白,覺得心中很法喜,也分享給妳!

這一次觀看2004年瑞士默照禪七錄影帶,覺得師父開示內容很深,在在扣緊「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的深義,內容很多,如練習「不把自我放進去」、鍊心如牧牛一樣,牧到無牛可牧,智慧心出現等等,中間的許多譬喻和生活小故事,也很精彩,只是不能一一記得,就先分享到這裡好了!

這次在禪七時,前後幾天,都相當的冷,
將妳寄來的電毯,晚上拿來使用,還真得很暖活!
而打坐時,穿著毛衣背心,又穿上保暖無袖的背心,再加長衫、七衣,又穿著斗蓬,
衣上加衣,打坐時,入靜時那種「卡卡」的感覺,不知妳能想像否?

在遠方的妳,想必那幾天也是零下好幾度吧!
從沒體驗到零下好幾度的天候,
或許未來有機會,帶著渡假的心情,也來體驗一下吧!
猶如這次聖嚴師父第一天希望我們以渡假的心情、很輕鬆地的心情,來過這七天的修行生活,也用欣賞的態度,來欣賞這七天的修行過程,
我在思惟,未來有年假,找個適當的時間,
以渡假的心情去國外探望妳,順便來體驗到零下好幾度的天候!
明天便是西方的聖誕節,祝妳Merry Christmas
 2016.12.24,下午7:50D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