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5日 星期二

行捨

我們在研讀唯識的百法時,會遇到心所五十一下的善心所十一中的「行捨」。「捨」字,在不同的文獻上下文脈中,有不同的釋義。

善心所十一中的「行捨」二字,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在這裡節錄諸家對「行捨」二字作解釋,如下:

1. 窺基《大乘百法明門論解》卷1:「言行捨者,精進三根,令心平等、正直,無功用住為性,對治掉舉,靜住為業。言行捨者,乃行蘊中捨,簡受蘊捨故。言令心平等等者,由捨令心離昏掉時,初心平等,次心正直,後無功用,此初中後差別之位也。此亦即四法者,離彼四法,無別相用矣。何知無別?曰:「若能令靜即是四法,若所令靜即心等故。」或曰:「既即四法,何須別立?」曰:「若不別立,隱此能故。」」(CBETA, T44, no. 1836, p. 48, c12-19)
————————————
窺基《大乘百法明門論解》卷1:「言行捨者,乃行蘊中捨,簡受蘊捨故。」(CBETA, T44, no. 1836, p. 48, c13-14)
————————————



2.《成唯識論述記》卷6:「論:云何行捨至靜住為業。
述曰:述曰:行者行蘊,行蘊中捨,簡受蘊中捨,故置行言,非謂行也。亦以四法為體,別正對治掉舉,體性靜住為業。」(CBETA, T43, no. 1830, p. 438, c24-27)
————————————
窺基《成唯識論述記》卷6:「述曰:行者行蘊,行蘊中捨,簡受蘊中捨,故置行言,非謂行也。」(CBETA, T43, no. 1830, p. 438, c24-26)
————————————


3.《百法明門論論義》卷1:「行捨者,由精進力,捨貪嗔癡,則令心平等正直,任運入道,以念念捨處如人行路,不捨前步,則後步不進,故名行捨。   以有此捨,令心不沈掉,故平等耳。言行蘊中捨者,以行陰念念遷流者,乃三毒習氣熏發妄想,不覺令心昏沉掉舉,若無此捨,不但昏掉將發現行,若能念念捨之,則昏掉兩捨,自然令心平等正直矣。初用力捨,名有功用,若捨至一念不生,則任運無功,自然合道矣。」(CBETA, X48, no. 802, p. 310, a1-11 // Z 1:76, p. 427, d13-p. 428, a5 // R76, p. 854, b13-p. 855, a5)
————————————
憨山德清《百法明門論論義》卷1:「言行蘊中捨者,以行陰念念遷流者,乃三毒習氣熏發妄想,不覺令心昏沉掉舉。若無此捨,不但昏掉將發現行。若能念念捨之,則昏掉兩捨,自然令心平等正直矣。初用力捨,名有功用,若捨至一念不生,則任運無功,自然合道矣。故予教人參禪做工夫,但妄想起時,莫與作對,亦不要斷,亦不可隨,但撇去不顧,自然心安,葢撇即捨耳。」(CBETA, X48, no. 802, p. 310, a4-11 // Z 1:76, p. 427, d16-p. 428, a5 // R76, p. 854, b16-p. 855, a5)
————————————

4.印順法師《大乘廣五蘊論講記》:「現在這裡講的『捨』,平常講的時候,都加個『行」字,叫『行捨』,因為這是五蘊當中行蘊的『捨』 。行蘊當中有相應行、不相應行,這是相應行當中的一種善心所,為了要和其他的分別,這個『捨』叫做『行捨』。」(CBETA 2021.Q2, Y44, no. 42, p. 127a8-11)

印順法師《大乘廣五蘊論講記》:「這個『捨』,就是依無貪、無瞋、無癡、精進心所修行,而能夠『獲得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功用性』的一種心所。」(CBETA 2021.Q2, Y44, no. 42, p. 128a1-3)


5.羅時憲《唯識方隅》 「十、行捨,即精進、無貪、無瞋、無癡四法,令心不流於掉舉,不陷於惛沈,始而平等,(離沈、掉故,名平等。)繼而正直,(離染名正直。)後而無功用住(不須防檢。)之功用。此心所亦依精進等四法之分位假立,無別體。為欲別於受蘊中的捨受,故名行捨;即行蘊中之捨。 」 (羅時憲《唯識方隅》,頁73-74)


6.李潤生《唯識三十頌》:「十、『行捨』心所:「精進(及)三(善)根,令心平等正直、無功用住為性;對治掉舉,靜住為業。」此『行捨』心所,亦是『精進』 、『無貪』、『無瞋』、『無癡』等四心所的分位假立,無別自體。謂此『精進』等四心所法,使內心離於掉舉與惽沈,始而產生平等的活動作用,繼而離染而得正直,後而不須防檢地無功用而住。即彼『精進』等四法的特殊作用,假立為『行捨』的自性。又此心所生時,能夠對治『掉舉』,使內心寂靜而住,便是『行捨』的間接業用。又此心所,有別於『五蘊』中「受蘊』的『捨受』 ,名為『行捨』 ,指是『行蘊』中的「捨』義,非『受蘊』中的『捨』義。」(李潤生《唯識三十頌》,頁301-302)



從以上文獻可知:
1.簡別五蘊中的受蘊的「受捨」,名為「行捨」

善心所十一中的「行捨」,是為了簡別五蘊中的受蘊的「受捨」,如印順法師《大乘廣五蘊論講記》所言:「行蘊當中有相應行、不相應行,這是相應行當中的一種善心所,為了要和其他的分別,這個『捨』叫做『行捨』。」不同於受蘊的「受捨」,以之名為「行捨」。

2.從「有功用」「捨」至「無功用」「捨」

又憨山德清《百法明門論論義》卷1所言:「言行蘊中者,以行陰念念遷流者,乃三毒習氣熏發妄想,不覺令心昏沉掉舉。」

我們在修習禪定時,都會發現一下子靜下來時,如果念念不在方法上,便是被妄想帶著走,妄想紛飛以至身心粗重,昏沈掉舉隨之而來。所以要回到方法,也要在心力上提昇,故憨山德清《百法明門論論義》言道,藉「由精進力,捨貪嗔癡,則令心平等正直,任運入道」。
所以修習「行捨」時,依「無貪、無瞋、無癡、精進」四個心所來修,從「有功用」「捨」至「無功用」「捨」。以之故,憨山德清進一步解釋說「初用力捨,名有功用若捨至一念不生,則任運無功,自然合道矣。

因此,我們在禪修時,
(1)念念不在方法上,便是昏沈掉舉憨山德清釋義說:
「若無此『捨』,不但昏(沈)(舉)將發現行。」

(2)若念念在方法上,
若能念念『捨』之(三毒習氣熏發妄想),則昏(沈)(舉)兩捨。

所以修習「行捨」時,從「有功用」「捨」至「無功用」「捨」,
(1)「能夠對治『掉舉』,使內心寂靜而住。」(李潤生《唯識三十頌》,頁301-302)(2)「能夠『獲得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功用性』。」(印順法師《大乘廣五蘊論講記》CBETA 2021.Q2, Y44, no. 42, p. 128a1-3)


以下做一個簡單的小結:

1.從「有功用」「捨」至「無功用」「捨」
(1)「有功用」「捨」:初用力捨。
(2)「無功用」「捨」:捨至一念不生,任運無功。


2.從「有功用」「捨」至「無功用」「捨」:修習「念念捨」三毒習氣熏發妄想

念念捨(三毒習氣熏發妄想)-->昏(沈)掉(舉)兩捨[對治昏(沈)掉(舉)兩捨-->獲得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功用性--內心寂靜而住


因此筆者便繪了如下的圖表,以供參考。(20210525,20210526二修)













D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