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前後期的僧教育
法師於前期(2001-2005)身體健康時,每周親自為僧大學僧親自授課二個小時。到了2005年,因身體違和,以致於後期(2006-2008)只能以少數的時間為學僧授課,[1] 甚至多數課程都在不能出席之下取消了。學僧臨時就只能從早期的錄影帶,聆聽法師的「高僧行誼」課程。[2] 以下就法師在僧大前後期的僧教育,一一陳述之。
(一)前期(2001-2005)的僧教育
1. 「點名」和讀書方法
法師於前期(2001-2005)身體健康時,在課堂中親自「點名」,以認識每一位學僧,課前的互動呈現出師長的風範,關懷學僧尤其備至。除此外,也讓學僧在課堂中報告閱後的心得,讓學僧學習做筆記、學習讀書方法。[3]
2.
開講的第一位高僧:以律為主的見月律師
就前期的僧教育,開講的第一位高僧是以律為主的見月律師(《一夢漫言》的作者)。為什麼先介紹見月律師呢?法師點出:
另外,法師也特別指出:「見月律師他的一生是要把佛法、正法久住於世,而正法的久住,是以律為主的。」出家人的養成,先以戒律為主,以戒為師、依律而住,戒律是正法住世的根本。故以見月律師為開講的第一位高僧。[5](另參下文:見月律師)
3. 近代四大師的行誼
對近代影響力最大的是太虛大師,但令人懷念是弘一大師。在宗教的信仰和實踐,潛在力影響的大師是印光大師和虛雲大師。[7]
4. 高僧的學習守則
(1) 高僧的六種類別
對於高僧的類別,法師例舉了《高僧傳》的分類,《高僧傳》對於高僧的分類分為六種:譯經、義解、神異、習禪、持律、興福。如玄奘大師屬譯經,近代太虛大師與印光大師都屬義解,法融禪師屬神異、近代虛雲老和尚和廣欽老和尚屬習禪,弘一大師屬持律、慧達[11] 和證嚴法師都屬興福。[12]
表3:高僧的類別
類別
|
高僧
|
1. 譯經
|
玄奘大師
|
2. 義解
|
太虛大師、印光大師
|
3. 神異
|
法融禪師
|
4. 習禪
|
廣欽老和尚、虛雲老和尚
|
5. 持律
|
弘一大師
|
6. 興福
|
慧達、證嚴法師
|
(2) 高僧的五項條件
①
持戒清淨
法師說高僧要持戒清淨,如果要成為高僧,不持戒清淨,很難稱為高僧。課程中叮嚀男女關係和金錢要清清楚楚、乾乾淨淨,如說:「男女彼此之間,一定要非常地清楚」、「財物、金錢要一絲不茍,公、私一定是清清楚楚,公共的財物一定要愛惜,他人的錢跟自己的錢一定是很清楚。」
有關男女關係,法師舉了鳩摩羅什的例子。法師表示鳩摩羅什的行誼不是一般人所能學得來的,他雖然和十個女人在一起,可是他的心是清淨的。[14]法師再次強調「在高僧傳裡記載的,沒有一個高僧戒律是不清淨的」,由此可見,法師對於持戒方面,尤其在金錢和男女關係特別重視,也一再念茲在茲地、反覆叮嚀和交待,說:「金錢和男女關係一定要清清楚楚、乾乾淨淨,不能夠有一點點的牽牽掛掛,不能有一點點的嫌疑,有嫌疑就麻煩!」[15]
② 修行精進
第二種成為高僧的條件,是「修行精進」。法師釐清「修行精進」之「精進」是:一、不要有懈怠的心;二、不要有放逸的心態;三、隨時保持道念,隨時保持知道自己是一個出家人。
③ 慈悲濟眾
第三種成為高僧的條件,是「慈悲濟眾」。法師說:「如果沒有慈悲心,那是白做了出家人。」一開始便提示學僧「慈悲心」的重要。慈悲是佛教的基本精神,在人群的互動中,如與同學、老師、信眾互動,乃至對小動物如蒼蠅、螞蟻、蚊子、蟑螂、壁虎等動物,都要具有慈悲心。法師提示如果「對小動物沒有慈悲心,對於人的慈悲心也不容易生起來」。
④ 護持佛法
第四種成為高僧的條件,是「護持佛法」。法師提到過去護持佛法的高僧,都跟歷代外道破壞佛法有關。[16] 但到了二十世紀以後,外道破壞佛法有了改變,它不再是儒家和道家,而是西方的宗教、哲學和科學,衝擊著中國的文化。
法師說太虛大師是護持佛法的先驅者,太虛大師為護持佛法,自己讀了許多外典的書藉。[17] 法師自己因寫了宗教的書籍,發現內憂外患,猶如蕅益大師所說的:「佛法的慧命有如懸絲。」[18] 法師自己也為了護持佛法,「為了提高、提昇出家人的社會地位」,毅然決然去日本留學,回台後也到大學教書(打破了出家人不能到大學讀書或教書的禁忌)。法師這樣做的目的是「護持佛法」,如他說:「如果沒有護法心願的話,那佛教完了,你也完了。」
⑤ 住持三寶
第五種成為高僧的條件,是「住持三寶」。「住持三寶」以三寶為重,這當中以「比丘、比丘尼」僧寶為中心,三寶不住世,佛法就不完整。法師提示「住持三寶」,當透過修學「解脫道」,修梵行→離欲→解脫,以解脫的方法和道理,行菩薩道自利利人→圓滿佛道。[19]
5. 從高僧的「行誼」特質見其「悲願」
從高僧的「行誼」特質,見高僧之「悲願」,就前後期之主講人物,筆者選擇與法師較有關係的高僧,共有七位。一是法師的碩士論文《大乘止觀法門之研究》之主要人物──南嶽慧思禪師,二是法師的博士論文《明末中國佛教之研究》之主要人物──蕅益大師。另外,法師在「高僧行誼」課程中,提到最敬佩中國佛教歷史上的高僧玄奘大師和近代的高僧太虛大師。而法師精研律學,對古人的戒律修持,推崇見月律師。還有法師受沙彌戒的戒師智光老和尚和第二次剃度師父東初老和尚,列表如下:
表4:與聖嚴法師較有關係的七位高僧
(★:表著重點)
項目
|
七位高僧
|
分期
|
|
碩士論文
|
南嶽慧思禪師
|
前期
|
|
博士論文
|
蕅益大師
|
前期
|
|
最佩服的高僧
|
玄奘大師
|
前期、後期★
|
|
太虛大師
|
前期、後期★
|
||
弘律
|
見月律師
|
前期
|
|
法門師友
|
受沙彌戒
|
智光老和尚
|
前期
|
第二次剃度師父
|
東初老和尚
|
前期
|
(1)慧思禪師
南嶽慧思禪師(515-577)[20] 是一位「行解並重、定慧雙舉」[21] 的大師。慧思禪師一生非常地傳奇,是天台智者大師的老師,在大蘇山的時候,智者大師親近並在他的座下開悟。法師說到慧思禪師「能經得起屢次三番的打擊與阻撓」[22], 對末法有著一種護持的悲願心。[23] 慧思禪師非常地擔心末法時代沒有佛法,所以他「發願、祈願佛法能夠常住世間」而做了一篇〈發誓願文〉[24],寫得非常的悲切。法師說他看「南嶽慧思禪師〈發誓願文〉,每遍都會流眼淚」,「是千古以來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獻」。從〈發誓願文〉中,可知慧思禪師有二項特質:一、對佛法有一種懇切的殷重心,指其對佛法、三寶、眾生、末法的一種悲切願心;二、
對自己的修行,有一種慚愧心。這二項特質,法師說「一般人是不容易有的」。
(2) 蕅益大師
法師的博士論文《明末中國佛教之研究》,是研究蕅益大師的生平和思想。[25] 在蕅益大師諸著作中[26],《靈峰宗論》算是蕅益大師的代表作,在〈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一文中,法師提到有位日本學者說:
曾經有一位日本的天台宗祖師講過,如果看了蕅益大師的《靈峰宗論》而不流淚的話,那人一定沒有菩提心。[27]
譬如他注解《梵網經》,是為了讓眾生懂得《梵網經》;他研究《法華經》,也是為了讓眾生懂得《法華經》;又為了在家居士能好好持戒,所以他就編了一部《在家律學》;為了使出家人能持戒,就寫了幾套有關戒律的書。[29]
法師提到他深受澫益大師著書立說的影響,澫益大師著述了一本精簡扼要的《教觀綱宗》,為了讓人讀懂,法師說:「我便發願,要寫一冊讓自己看懂,也能讓廣大讀者們分享天台學智慧的書。」[30] 因此著手註釋,完成了一本《天台心鑰──教觀綱宗貫註》。法師說:「他寫了一本書,叫做《教觀綱宗》,我也寫了一本《天台心鑰──教觀綱宗貫註》,這也是受他的影響。」[31]
關於蕅益大師的特質,有五項特質可供學習,如下:
① 大開大合的大通家
蕅益大師「他是一位大通家,他是佛教全宗派的一個人,對於各宗各派所有的著作,他都看了、都讀了」。法師說:
從中國佛教史上來看,到明末清初為止,像他這樣子的一位大通家,大開大合,大融會的人,是沒有其他的人可以跟他比的。[33]
② 教觀並重
蕅益大師重視教觀,講「性相圓融」,認為佛法是一味的。
他很重視教觀,教觀並重,教必由觀,觀必不離教。所以,蕅益大師後來成了天台的專家。可是,他不承認自己是天台宗的子孫,因為他認為佛法是整體的,不應該分開的。他講「性相圓融」,佛法就是一味的。[34]
③ 重視實踐
蕅益大師除了是一位大通家外,非常重視實踐法門,如說:
他非常重視實踐,……他持咒、也拜懺、也念佛、也打坐,拜懺是他主要的功課。他一生覺得自己業障很重,常常對他十幾歲寫了幾篇「排佛論」,覺得自己罪惡好重。[35]
④ 具慚愧心、懺悔心和菩提心
蕅益大師是一個具足慚愧心、懺悔心和菩提心的人。
他常知慚愧心、懺悔心。為了懺悔、慚愧,為了彌補過失,他要弘揚佛法。另外,還有一個菩提心,他覺得這個眾生太可憐,佛法太微弱,「法弱魔強」,……他逼不得已要告訴人家佛法是什麼。……因此,他寫書後,到處去化緣印書,讓人家作功德,把書印出來,印出來以後就流通。因此,蕅益大師留下來的的著作很多。[36]
⑤ 不屬全何宗一派
蕅益大師在〈八不道人傳〉中自稱不屬於任何一個宗派,法師說:「他並不贊成性宗、相宗分開看,他也不願意屬於那一宗派。」法師認為:
他自己很謙虛,認為:學道,沒有學好;學儒,也沒有學好;學佛,也沒有學好;學出家人,也沒有學好,他覺得樣樣都沒有學好。這在中國佛教史上,是滿特殊的。[37]
(3)見月律師
見月律師[38] 一生對中國近代佛教,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39] 除了持戒、傳戒、弘戒,也維持道場、興建道場。見月律師的弘戒,以寶華山為主,承續自慧馨律師和三昧寂光律師。[40] 其著作計有16種[41],其中以《傳戒正範》、《毗尼要集》和《一夢漫言》最為有名。《傳戒正範》概述三壇大戒的儀範、儀軌,是見月律師所編的。
為什麼法師非常推崇《一夢漫言》呢?法師說:
《一夢漫言》是自敘傳,「內容涵蓋了一位高僧的精神」。法師在〈見月律師行誼〉課程中,歸納出見月律師有三項特質:
另外在〈尊重他人、奉獻自己、成就他人〉課程中,也提到見月律師也具有:一、不記恨、不記仇的慈悲心;二、不會怨恨、嫉妒別人;三、有自信,非常謙虛心等特色。[44] 關於見月律師「維護佛法」這一方面的行誼,法師說見月律師身處在明末清初天下大亂,盜匪出沒的時候,又遇到師兄師叔爭權搶道場內憂外患的情況下,他知進退,不與人爭,把道場、所有的一切都讓給別人,自己飄然一身離開了寶華山。後來又被請回去,進進退退寶華山許多次。法師說:「我們在《一夢漫言》中可以看到這過程的記述。」以此故法師說:「看了《一夢漫言》,我非常感動,我會問自己,假如說是自己遇到了如見月律師那樣的狀況,我會怎麼樣?像見月律師這樣子的人,是天生的呢?還是學得來的?」[45] 法師進一步說:「沒有人做的事,我來做;有人做的事,我不去搶」、「大家都跑掉了,我不跑;大家都走掉了,我不走」、「殺頭的,我去;出風頭的,人家去」,這就是菩提心。
(4)智光老和尚
他是我的剃度師東公老人的傳法之師,又是我教讀師南公老人的剃度師,更是我自己的沙彌戒和尚。[47]
智光老和尚對青年輩非常照顧,尤其對法師愛護有加,法師說:「在長老輩中,能夠如此愛護我的人,也不太多。」[48] 於〈智光老和尚行誼〉課程中,法師提到智光老和尚有二項特質:第一,「律儀」;第二,「不管事」中的「威嚴」。智光老和尚以此二項特質攝化人。
第一,「律儀」:智光老和尚上殿過堂,四大威儀,皆中規中矩,其言行是令人敬畏與景仰的。法師形容:
他上殿過堂,從來不會不去;衣服整齊;坐的姿勢、站的姿勢他從來不靠椅背。
他很有氣派、很有氣勢。
他的精神經常是飽滿的,在焦山,他很少罵人、很少吼人,可是人家聽說智光法師來了,或者就在附近,大家馬上鴉雀無聲。
在任何場合,他不拘言小,也不會發威,作威作福大聲吼人。
最後圓寂的時候,他的頭是自己剃的,並不是圓寂以後叫人家剃頭,他把頭剃一剃、澡洗一洗,一覺睡過去就沒事。他不麻煩人家替他洗澡、給他剃頭。[49]
他很有氣派、很有氣勢。
他的精神經常是飽滿的,在焦山,他很少罵人、很少吼人,可是人家聽說智光法師來了,或者就在附近,大家馬上鴉雀無聲。
在任何場合,他不拘言小,也不會發威,作威作福大聲吼人。
最後圓寂的時候,他的頭是自己剃的,並不是圓寂以後叫人家剃頭,他把頭剃一剃、澡洗一洗,一覺睡過去就沒事。他不麻煩人家替他洗澡、給他剃頭。[49]
因此,法師再次強調「律儀」的重點,說:
律儀,實際上就是中規中矩。出家人有出家人的生活規範、出家人有出家人的生活準則。我們坐有坐相、吃有吃相、睡有睡相、走路有走路的相。律並不等於是戒,律就是威儀。我們要求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必須要遵行。
有的人說出家時有道心,出家人時間久了以後,就疲了,不上殿、不過堂,那這種人當然有他們自己的理由。有理由不上殿、不過堂,就在僧團裡面變成特殊份子,所以影響僧團的形象,僧團就是散漫。這就是律儀不夠。[50]
有的人說出家時有道心,出家人時間久了以後,就疲了,不上殿、不過堂,那這種人當然有他們自己的理由。有理由不上殿、不過堂,就在僧團裡面變成特殊份子,所以影響僧團的形象,僧團就是散漫。這就是律儀不夠。[50]
第二,「不管事」中的「威嚴」:就智光老和尚的「不管事」,法師說:
他當方丈時,他沒有事。但他是方丈,他很有智慧,事情全交給監院去做,方丈不須管什麼事,在寺院一待就是有個精神的力量。到最後他說什麼也沒做,因為他自己覺得他什麼也沒做,這就是「無我」,沒有我。沒有說這是我做的、那是我做的、這是我的弟子、這是我的信徒、這是我的事業或者曾經做了什麼了不起的事。他一生好像是沒有做事,但是像這樣子的人我們佛教界如果能多一些的話,佛教是能夠撐得起來的。[51]
智光老和尚在寺院雖「不管事」,卻給僧眾一個安定寺院的精神力量,「不管事」呈現出智光老和尚「無我」的態度,還有「不管事」中「威嚴」的攝化,法師講述:
(5)東初老和尚
① 省吃
東初老和尚最好的早餐就是「七粒花生米,還有一點點的豆腐乳」,同時,此也是他省吃的對象:
東初老和尚最好的早餐就是「七粒花生米,還有一點點的豆腐乳」,同時,此也是他省吃的對象:
A. 省吃豆腐乳:東初老和尚「每天早餐吃稀飯,最好的配菜是豆腐乳,他一塊豆腐乳要吃上一、兩個星期」。
B. 省吃花生米:東初老和尚「用鹽炒的椒鹽花生米,炒了一瓶放在玻璃 罐裡,每一次吃的時候,就倒出七粒,從來沒有超過七粒」。
② 儉用
A. 省買磚頭的錢:「我們重建新房子時,要把舊牆先打掉,當時老和尚親自將打下來的舊磚頭上稜稜角角的水泥敲掉,然後拼起來又成了一塊。」
B. 省買新刀的錢:「有一次,我有一把剃頭刀,已經用了很久,因為有人送我一把新的,而這把剃刀又舊又鈍,所以我就把它丟了。但是,後來我卻在我師父的房間裡看到它,他看被我發現了,有一點不好意思,就解釋說:『聖嚴!我是從垃圾桶裡撿來的,不是偷的呀!』這句話真是讓我覺得很慚愧!本來不能用的刀,他請人磨一磨就可以用了,也省下買新刀的錢。從此以後,我的東西一定用到不能用、沒辦法用為止。」
(二)後期(2006-2008)的僧教育
法師後期(2006-2009)的僧教育,因色身之故,只能以少數的時間為學僧授課,以下分二項介紹之。
1. 高僧的學習守則:高僧的六項要素
就後期的僧教育,法師對於高僧的學習守則,在〈高僧的六項要素〉課程,提出高僧的六項要素:一、絕斷俗情;二、堅持一行;三、不求名聞;四、發大悲願;五、耐得孤獨;六、隨緣攝化。[54] 下文簡述課程中的要點。
(1)絕斷俗情
印光大師二十一歲出家,哥哥從龍堅決反對他出家,印光大師被哥哥捉回去八十天後逃出來,從此跟俗家斷絕音訊,不再過問俗家的事。[56] 經過三十三年,印光大師知道他家人已無子孫留下。法師道出印光大師他那時候說:「『唉啊!這是很辛運的事哦!我們趙家這一系再也不會有子孫做了壞事而祖先被人罵了,這是祖上積德。』這聽起來好像無情喲!自己這家人斷了後代,他還高興喲!這就是印光大師。」法師進一步解釋說:
(2) 堅持一行
第二項要素「堅持一行」,法師講述印光大師從二十一歲出家一直到五十幾歲,在寺院中默默無名,老實的從事粗雜的工作,譬如廚房、庫頭等。有人推薦印光大師整理藏經[58],說印光大師「這個人很老實,做事很忠厚,不出風頭,很踏實,老實念佛,交給他什麼工作都很認真完成」。[59] 法師說:
他是讀書人,知識份子,儒家的書、佛教的書,讀了非常多。他的文字文筆很好。人家沒有用他的長才時,他做粗雜的工作。但他有一項行門,就是念佛。[60]
印光大師希望早日證得念佛三昧,故晝夜專志念佛,念佛是其主要行門和安心法門。[61] 法師說他自己的安心方法是念觀音,但在很安靜時他是使用閉關時「類似默照」的方法。法師說:「出家人安心的方法,是將來化眾的力量。」[62] 法師勉勵學僧要選擇一項安心的方法,不要雜修雜行,如印光大師和弘一大師的行門是念佛;虛雲老和尚是參禪,也教人念佛;太虛大師是禪修,都有一個安心的方法。法師說:「安心很重要,我們的心能夠安定,就能影響其他人,其他人的心安定了,則又可以影響更多人。如果是一個對世界有影響力的人,那影響的人又更多。」[63]
(3)不求名聞
第三項要素「不求名聞」,法師例舉了印光大師和虛雲老和尚五十多歲之前默默無聞,之後才被人發現,是一種不求名聞的典範。
法師提示學僧做執事時:「如果您做了很多事,人家不知道您,很好啊!」反之,如果所做的事都想讓別人知道,那是一種求名、求聞的心。所謂功德屬自己,虛名屬他人,應不在乎虛名。
(4)發大悲願
又舉太虛大師在當時意識到佛教沒有人才,發大願引進西方的優點及培養佛教人才;而印光大師本人,因當時淨土宗少人念佛,發願自己專精念佛,振興淨土法門。
(5)耐得孤獨
第五項要素「耐得孤獨」,法師以印光大師「從二十多歲到五十歲」近三十年的時光在寺廟默默地做粗活為例,後來其文章才被高鶴年居士拿到北京出版,印光大師老實念佛的行誼才漸被人所知。[65] 如果沒有人把印光大師的文章拿去出版,印光大師本人也不會怎麼樣。法師為此要項做了結語說:「我們出家人,是不會怕孤獨的。」[66]
(6)隨緣攝化
構成第六項要素「隨緣攝化」,需要有前面的五個要素「絕斷俗情、堅持一行、不求名聞、發大悲願、耐得孤獨」做基礎,如果沒有前面的要素做基礎,經不起歷史的考驗,是一種沽名釣譽的攝化。
法師說他沒想到要創建法鼓山,因緣使然,眾生需要一個法鼓山,法師說:
法師說如果不隨緣攝化,便不能續佛慧命。
2. 從高僧的「行誼」特質見其「悲願」
法師在後期(2006-2009)主要主講的人物著重在玄奘大師和太虛大師。筆者初略整理,法師講說〈玄奘大師行誼〉共有四次:2007.05.29、2008.04.19、2008.05.24和2008.10.18。(請參附件三:主講的人物次數統計表)最重要的一次是在2007.05.29,此課程中法師提出玄奘大師的三個特質:信心、願心、毅力。(請參下文)
法師講說〈太虛大師行誼〉共有三次:前期有二次,後期有一次。(請參附件三:主講的人物次數統計表)前期的第一次(2004.10.12)和第二次(2004.10.19)課程主要介紹太虛大師一生的故事,後期的一次(2007.03.27),也是最重要的一次課程,法師提出佩服太虛大師之原因。[68] 以下一一介紹之。
(1)玄奘大師
玄奘大師(602-664)一生所遇的險難,計有:一、烽火台下取水難;二、出玉門關,進入大戈壁沙漠(流沙河)難;三、高昌王麴文泰的留住難;四、阿瑜陀遇匪難(去印度時)和渡河落水難(回中國時)等等。[69] 其往返印度約有十六年之久,在返回中國之時,遇到了一位占卜的尼乾子,尼乾子告訴他:「師之壽命,自今已去,更可十年。若憑餘福轉續,非所知也。」[70] 法師在課程中講說:
他四十一歲時,在印度遇到一位算命大師,算命大師替他算命說:「你還有十年的壽命。」可活到五十一歲。算命大師說:「你要做的事趕快做!」所以,他(玄奘)就趕快從印度回來,希望在這個十年之間,能夠譯出經典來。[71]
玄奘大師回到了長安譯經,因譯經的福德因緣,壽命延至六十三歲往生。
就此三個特質,法師道出其佩服、仰慕和敬仰玄奘大師的原因:
在「願心」方面,是玄奘大師去印度取經的大願心,法師提到:
往返印度中國之間,玄奘大師具有無比的「毅力」,因為他要把佛法傳回中國,因此在所遇的險難中,靠其堅忍不拔的「毅力」,渡過種種的險難。課程中法師講說:
在路上,去的時候和回來的路上都非常得艱險!他回來的路上,經過蔥嶺,蔥嶺上面,雪和雲都不會飄上去!風非常地強,風勢太強,鳥是沒有辦法飛過的,氣候很寒冷,像刀一樣地寒冷,想要過那個蔥嶺,就要慢慢地爬。一邊爬,一邊還被風吹得東搖西擺。到了蔥嶺上面,風很強,人站不住,馬也站不住!蔥嶺,一般的人大概不敢走,這太危險了![77]
因玄奘大師有其無比的「毅力」,過程中雖遇到高昌國王之阻撓(擋住、威脅、利誘),也不會中途而退。因此玄奘大師具有信心、願心、毅力的特質,造就玄奘大師的成就,是為僧眾學習的典範。
以對比的方式,對比一般人在面對困難時打退堂鼓的現象,法師形容若如此,這樣歷史上便沒有玄奘大師了。
有許多的人,困難在前面時,就打退堂鼓;遇到挫折,打退堂鼓;遇到困難,打退堂鼓,就是退心了,不往前走了,就說:「哦!這太困難了,我這一輩子,我是沒有辦法的,等我下一輩子修好再來吧!」那這樣子的話,就沒有玄奘了。[78]
法師說:「出家,就是要像唐玄奘這樣的大師!學習他的毅力、他的信心,他這一種人沒有萬劫不復的事。他在出家這一條路上,從來不懷疑,毅力、信心堅固不拔,值得我們學習。」[79]
筆者總結上文所述玄奘大師的三個特質,如下表:
表5:玄奘大師的三個特質:信心、願心、毅力
特質
|
內容
|
境界
|
信心
|
對三寶的信心堅固
|
1. 念《心經》
2. 祈禱彌勒佛
|
願力
|
對佛法的有一股熱誠心
1. 初:必須到達目的地
2. 後:一定完成最初的目的
(任務) |
1. 大願心(原動力):到印度取
經,把佛法從印度傳回中國
2. 譯經
|
毅力
|
過程中被高昌國王阻撓(擋住、威脅、利誘),不會中途而退
|
1. 烽火台下取水難
2. 出玉門關,進入戈壁大沙漠
(流沙河)難
3. 高昌王麴文泰的留住難
4. 阿瑜陀遇匪難(去)和渡河
落水難(回) |
(2) 太虛大師
① 一生具宗教師的身份
法師說:「(太虛大師)他一生都以宗教師的生活來要求自己,同時他以宗教師的身分,跟當時社會各界的人物接觸。」[82]
② 行願
一、保護和振興佛教,辦佛教教育培養佛教人才:
法師說太虛大師:「他持律謹嚴,他不離佛法,他的生活不離戒律,他的言談不離佛法,他的志願就是要振興,就是要興隆佛教、保護佛教,而且希望『辦教育』,辦佛教的教育、培養佛教繼襲的人才。就是這幾樣,就值得我佩服了。」[84]
二、建立清淨的僧團:
太虛大師想要建立清淨的僧團,法師在課程中表明,太虛大師建僧算是失敗的。太虛大師一生預計建立整體的、全國性僧團的制度,但因為反對勢力太強,以致於建僧的心願,在因緣不具足之下,尚未完成就已經往生了。圓寂之後,在靈堂掛了一付對子:「志在整理僧伽制度,行在瑜伽菩薩戒本」[85] 這兩句話,意味著太虛大師行持瑜伽菩薩戒的行為準則。[86]
對太虛大師,法師說稱太虛大師是一位「成功的失敗者」:
太虛大師對中國佛教的貢獻沒有,到現在為止,沒有人可以超出他,他使得中國佛教起死回生,可惜他沒有完成自己的教團和沒有完成教制,在思想教理上,他理出一條路,但後人(學生)沒有人可以跟得上他,那是非常可惜的!他提出的一個方向是非常正確的,就是中國佛教應該在中國佛教復興。但他到死為止,中國佛教沒有在中國佛教復興,僧團也建立不起來,思想教理上,學生也沒有跟得上他。他這個人,我說他是一個「成功的失敗者」,「成功」指他帶出一個正確的方向,但沒有建立出自己的團體和學統(思想學統)。法統沒有建立起來,沒有持續性的團體,他往生後,弟子全部散去。他成功在辦教育,提倡佛教教育現代化和佛教世界觀,他是成功的。我們是受他的影響,而努力的,所以我稱他為「成功的失敗者」,他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一個人。[87]
法師受到太虛大師的感動和影響,也提出兩點:一、建僧:培養佛教的教師為首要條件;二、佛教世界觀:從「整體佛教」、「全部佛法」來著眼,立足漢傳佛教,放眼世界,圓成佛教世界觀。以下分析這二點:
一、建僧:培養佛教的教師為首要條件
法師說:
法師受太虛大師影響,發起建僧的悲願。法師認為建僧應從培育出家的人才開始,也就是培養有悲願的「佛教的宗教師」是首要條件:
有悲願的出家人一定是要從教育開始的,但是僅僅給他教育,而沒有建立僧團,教育出來的人是散的,教育出來的人,可能跟在家人一樣的。建立僧團制度,實際上就在戒律的範圍之內,在戒律的規制之下,僧團的制度,也就是僧伽制度要建立起來。建立起來,就是要養成出家的人才,出家的人才就是,我現在給的名詞:「佛教的宗教師」,這是新的名詞。實際上就是弘法、利生、住持三寶的僧才,這樣佛教才真正地有前途,佛教才真正有希望。[89]
「佛教的宗教師」就是弘法、利生、住持三寶的僧才。有了「佛教的宗教師」的僧才,佛教才有希望。
二、佛教世界觀:從「整體佛教」、「全部佛法」來著眼,立足漢傳佛教,放眼世界,圓成世界觀
另外在〈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一文中,法師說太虛大師對他自己的影響很大:
太虛大師對我的影響也很大,但他被當時很多守舊派的人士稱為「魔」,認為他離經叛道,因為他會參加各種會議,和很多有名望的人來往,甚至他也看外道的書、有關革命的書,而於文章中表現他個人強烈的主張與看法。雖然如此,太虛大師卻從不計較、氣餒,還是把所有佛教的道場、信徒都當作是自己的道場、信徒來照顧,而不管那個人是否與他對立,就如同他的法號般,心量廣大如虛空,無論受到什麼樣的批判誤解,他心心念念就是為整個佛教、為所有眾生。
我沒有像太虛大師那麼大的心量,但我以他為榜樣,學習他的精神。所以,我思考問題乃至傳遞給弟子的訊息,都是從「整體佛教」、「全部佛法」來著眼。而我這一生的立足點雖是漢傳佛教,但在我心裡,對任何一個系統下的正統佛教都尊重、讚歎,因為佛法是一味的,就如同海水是一味的一般,雖因區域的不同,而分為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但終究都是海水,味道都一樣是鹹味。此外,我們也應該放眼全世界,要有世界觀,不要把自己局限在「台灣佛教」或「中國佛教」的地域化思考中。[90]
我沒有像太虛大師那麼大的心量,但我以他為榜樣,學習他的精神。所以,我思考問題乃至傳遞給弟子的訊息,都是從「整體佛教」、「全部佛法」來著眼。而我這一生的立足點雖是漢傳佛教,但在我心裡,對任何一個系統下的正統佛教都尊重、讚歎,因為佛法是一味的,就如同海水是一味的一般,雖因區域的不同,而分為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但終究都是海水,味道都一樣是鹹味。此外,我們也應該放眼全世界,要有世界觀,不要把自己局限在「台灣佛教」或「中國佛教」的地域化思考中。[90]
法師學習太虛大師的精神,「心心念念就是為整個佛教、為所有眾生」。而身處在今日工商業時代,競爭非常劇烈的時代,身為一個法鼓山所培養的宗教師(出家眾),法師啟發學僧:「我們僧團要對我們自己的佛教負責之外,我們也要對社會有所交代。」如何負責和交代呢?法師說:
一、我們用什麼來服務社會?用我們的理念、用我們的方法、用佛法的原則,來使我們社會的人、事能夠安定,能夠得到利益,這樣子就是我們生存的、唯一的出路,也是唯一生存的條件。二、我們以佛學的基礎推出來的社會服務、社會關懷的一些活動,都有新意。那就是我們宗教師,就是法鼓山要培養的宗教師。[91]
(三)僧教育的特色
1. 高僧的三個面向:「行誼」勝比「思想」、「事蹟」
在「高僧的三個面向」,法師提出「行誼」勝比「思想」、「事蹟」的高見。法師說:「有高僧行誼的人,不一定有高僧的思想,也不一定有高僧的事蹟,是他有人格的特色,他自己對自己,自己對人的態度就是行誼。」[92]「高僧至少要有行誼,行誼是人格、規範。」[93] 因此法師在〈高僧的六項要素〉課程中特別再強調說:
高僧可以沒有他自己的思想,也可能沒有自己的事蹟,但是他一定有他自己的行誼。……如果僅僅有思想,沒有行誼,……是思想家。思想家比學問家更高明,學問不一定有思想。有思想──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這種人不一定是高僧。在家人也有思想啊!在家居士也有思想啊!……高僧必須是有行誼的。如果光有行誼,沒有思想,沒有事蹟,能不能成為高僧?能。您是一個沒有讀過書的人,或讀書讀得很少,也沒什麼特別的想法;或者您也沒有機會起廟,也沒有主辦什麼大活動,但是您的儀範非常清淨精進,而行為端莊,那您是一位高僧;……師父在這裡講行誼,不講思想,不講事蹟。[94]
上文可知,法師清楚的提示光有行誼,沒有思想,沒有事蹟,但只要「儀範非常清淨精進,而行為端莊」是可能成為高僧的,若不具行誼,跟在家人是相同的,誠如法師所言:
我們一個出家人,如果沒有立身處世的風格,或者是風骨,那就叫隨波逐流,會跟在家人是相同的。[95]
2. 「高僧的學習守則」的特色
(1)主題項目清楚明了,方向和目標明確
端看前後期的「高僧學習的守則」:高僧的六種類別(譯經、義解、神異、習禪、持律、興福);高僧的五項條件(一、持戒清淨;二、修行精進;三、慈悲濟眾;四、護持佛法;五、住持三寶);高僧的六項要素(一、斷絕俗情;二、堅持一行;三、不求名聞;四、發大悲願;五、耐得孤獨;六、隨緣攝化),在這幾項學習守則當中,可以發現法師以主題性的方式,勾勒出學習高僧的綱要,主題項目清楚明了。在出家的養成過程中,對於趨往「高僧的人格養成、精神與典範之行誼」方向和目標明確可尋,是為法師僧教育的特色之一。
(2) 內容要點之提示,易於掌握關鍵處
此外,法師在各項「高僧學習的守則」之內容的提點,易於掌握關鍵處,如:
一、前期的「高僧的六種類別」中,法師說每個高僧都有自己的特長,法師期許學僧學習高僧的特長,選擇出自己出家的志向。[96] 猶如法師所說:「一個出家人,將來是不是成為高僧,這是另外一回事,但是要看看自己是適合往哪一個方向去努力。」[97]
二、前期的「高僧的五項條件」中,法師期許學僧盡出家人的本份去做:
作為一個出家人,不管是不是能夠成為一個高僧,都要盡出家人的本份去做,以歷代高僧為模範──持戒清淨、修行精進、慈悲濟眾、護持佛法、住持三寶。諸位能夠選擇來出家,實在是多生多劫修的福報種的善根,所以要真正的學佛乃至成佛。[98]
此外在〈聖琉法師和悟明長老〉課程中,提到「一、持戒清淨」和「三、慈悲濟眾」的重要,法師說:「我們做為一個宗教師,有各種各樣的型態,但是我們有自己的條件,再加上環境允許我們做的條件,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您是一個宗教師,你必須記住:第一、您要持戒清淨;第二、要有慈悲心。您持戒不清淨,您不像一個出家人,戒不清淨,威儀也不像出家人,行止不像出家人,那您不像是一個宗教師了。」[99]
三、後期的「高僧的六項要素」中,期許學僧要做到「高僧的六項要素」,法師說:
今天講什麼?(學僧答:斷絕俗情、堅持一行、不求名聞、發大悲願、耐得孤獨、隨緣攝化)唸是唸,要照著去做,要不然師父這麼大的年紀,以抱病之身,來跟您們上課,如果您們沒有把它記在腦裡,沒有放在心裡,沒有照著去做,對您都沒有好處。我們不求有名。有名,很好;沒有名,也沒有什麼不好。只要能夠照著去做,就是高僧的標準,您在我們這個社會,在我們佛教裡邊,您就是一個高僧的榜樣。[100]
法師以「這麼大的年紀」、「以抱病之身」來為學僧上課,期許學僧要「能夠照著去做」,「只要能夠照著去做,就是高僧的標準」,對我們這個社會,乃至佛教,就是一個高僧的榜樣。
(3) 以反問或直接方式,觀機逗教,兼具嚴師言教之指導
法師在課程中,以反問或直接方式,觀機逗教,兼具嚴師言教之指導。譬如在「高僧的六項要素」中的「絕斷俗情」,法師以殷重心反問學僧:
這個對您們來講,您們做得到嗎?您們俗家人來了,「我不見!」您們做得到嗎?可憐!可憐![101]
由此可知,法師在上「高僧行誼」這門課,主題項目清楚明了,期許學僧圓成高僧的僧格,在出家人的養成過程中,有一個自動自律的準則。以上的內容之重點,筆者整理如下表:
高
僧
的
三
個
面
向
|
「行誼」勝比「思想」、「事蹟」
|
1. 思想
|
指一位出家人對佛學的思想有獨到的看法
|
||
2. 行誼
|
看事蹟背後的行誼
|
高僧一生行事的風格和準則
|
|||
3. 事蹟
|
高僧一生所做的事件和貢獻,如翻譯、起廟、講經、著作、修橋、鋪路、施衣、施住、施飯等等
|
||||
高
僧
的
六
種
類
別
|
學習高僧的特長,選擇悲出自己出家的志向
|
1. 譯經
|
玄奘大師
|
||
2. 義解
|
印光大師、太虛大師
|
||||
3. 神異
|
法融禪師
|
||||
4. 習禪
|
廣欽老和尚、虛雲老和尚
|
||||
5. 持律
|
弘一大師
|
||||
6. 興福
|
慧達、證嚴法師
|
||||
高
僧
的
五
項
條
件
|
作為一個出家人,不管是不是能夠成為一個高僧,都要盡出家人的本份去做
|
謹記:第一、持戒清淨;
第二、有慈悲心 |
1. 持戒清淨
|
金錢和男女關係要清清楚楚、乾乾淨淨
|
|
2. 修行精進
|
隨時保持知道自己是出家人
|
||||
3. 慈悲濟眾
|
如果沒有慈悲心,那是白做出家人了
|
||||
4. 護持佛法
|
如果沒有護持佛法的心願,那佛教就完了
|
||||
5. 住持三寶
|
三寶不能住世,佛法就不完整
|
||||
高
僧
的
六
項
要
素
|
只要能夠照著去做,就是高僧的標準
|
基礎
|
1.
絕斷俗情
|
不斷俗情,不具備高僧行誼的條件
|
|
2. 堅持一行
|
安心的方法,化眾的力量
|
||||
3. 不求名聞
|
功德屬自己,虛名屬他人,這是沒關係的
|
||||
4. 發大悲願
|
為佛教為眾生發大悲願
|
||||
5. 耐得孤獨
|
出家人是不怕孤獨的
|
||||
根本
要素
|
6. 隨緣攝化
|
為續佛慧命,隨緣攝化是根本要素;若不隨緣攝化,佛教便會斷慧命
|
3. 「從高僧的行誼特質見其悲願」之特色
在「從高僧的行誼特質見其悲願」單元中,高僧的「行誼」特質中顯現出來的「悲願」,如慧思禪師、玄奘大師、見月律師和太虛大師對護持佛法、弘揚佛法具有有一種懇切的殷重心,太虛大師更以建僧來作為振興佛教的基石。每位高僧處世的人格之特質和行事之風格,如蕅益大師除教觀並重外,更具懺悔心、慚愧心和菩提心,智光老和尚的律儀和威嚴,東初老和尚的省吃和儉用等等。再再可以窺見法師在「高僧行誼」課程培育僧眾的用心,期許學僧在現在乃至於盡未來際,都能照著高僧的處世的人格之特質和行事之風格去做。綜合上文所述,筆者整理如下表:
表7:「從高僧的行誼特質見其悲願」表
大師
|
特質與悲願
|
法師的佩服
|
反思與影響
|
啟發學僧
|
南
嶽 慧 思 禪 師 |
1. 對佛法有一種懇切的殷重心
2. 對三寶、對眾生以及對末法有一種悲切心
3. 對自己的修行,有一種慚愧心
|
每次看〈發誓願文〉都會流眼淚
|
1. 不要常為個人求,
2. 不發小乘心
|
|
玄
奘 大 師 |
1. 信心
2. 願心
3. 毅力
|
「我現在跟你們諸位講,玄奘,我為什麼佩服他、我為什麼仰慕他、敬仰他?他的信心、他的願力,他的毅力!缺少一樣都不成功。」
|
1. 出家就是要像唐玄奘這樣的大師
2. 學習他的毅力、他的信心,他這一種人沒有萬劫不復的事。
3. 他在出家這一條路上,從來不懷疑,毅力、信心、堅固不拔,值得我們學習。
|
蕅
益 大 師 |
1. 大開大合的大通家
2. 教觀並重
3. 重視實踐
4. 具懺悔心、慚愧心和菩提心
|
著書立說:受澫益大師著述《教觀綱宗》的影響,著述了《天台心鑰 ──教觀綱宗貫註》和著作《戒律學網要》,期許把佛法分享給人
|
||
太
虛 大 師 |
1. 保護佛教、
振興佛教
2. 建立清淨的僧團
|
1. 佩服太虛大師具宗教師的身份
2. 太虛大師的行願
|
1. 建僧:發願建僧,培養佛教的宗教師
2. 世界觀:學習太虛大師的精神,「心心念念就是為整個佛教、為所有眾生」,法師以他為榜樣,從「整體佛教」、「全部佛法」來著眼,立足漢傳佛教,放眼世界
|
1. 身為一個出家眾的我們:「僧團要對佛教負責之外,我們對社會要有交代。」
2. 身為法鼓山的宗教師,用法鼓山的理念、方法和佛法的原則來服務社會,關懷社會活動
|
見
月 律 師 |
1. 很能吃苦、耐勞,不怕艱難
2. 能夠擔當、勇敢、負責
3. 絕對地維護佛法的正確性、維護佛法不流於世俗
4. 不記恨、不記仇的慈悲心;不會怨恨、嫉妒別人;有自信,非常謙虛心的特色
|
「在中國的高僧傳記 自敘傳,自己敘述自己的、寫得完整的,自古以來不多的,很少。……像《一夢漫言》這麼詳細且這麼完整,在古代更沒有。」
|
「我會問自己,假如說是自己遇到了如見月律師那樣的狀況,我會怎麼樣?像見月律師這樣子的人,是天生的呢?還是學得來的?」
|
學習見月律師護持正法:
1. 不擔心自己的位子
2. 不擔心自己的前途
3. 不擔心死亡
4. 只考慮到身為比丘的自己應維護正法的精神
|
智
光 老 和 尚 |
1. 律儀
2. 威嚴
|
1. 律儀不夠,找「藉口」不上殿、不過堂
2. 剛出家有道心,出家久了以後,就疲了,不上殿、不過堂,成為僧團裡面的特殊份子,影響僧團的形象,導致僧團的紀律散慢。
|
||
1. 上殿、過堂,從來不會不去
2. 衣服整齊;坐的姿勢、坐的姿勢、站的姿勢他從來不靠椅背
3. 很少罵人、很少吼人,人家只要聽說智光法師來了,或者在附近,大家馬上鴉雀無聲
4. 不會發威,作威作福大聲吼人
5. 像這樣子的一個人,影響人不靠嘴巴,靠行儀(律儀)和威嚴
6. 最後圓寂時,頭自己剃,不麻煩人家替他洗澡、給他剃頭
7. 「不管事」,卻有安定寺院的力量:當監院也不管事、當住持也不管事、……
,他的一生都是不管事情,但是他的一言一行都能夠讓人敬畏、景仰 |
||||
東
初 老 和 尚 |
1. 省吃
2. 儉用
|
從事蹟看其行誼:「他是靠著省吃儉用,一點一點地感動人,才能夠把文化館建起來,這些行誼在他的傳記裡是看不到的。」
|
四、結論
在「高僧行誼」課程中,法師擅長以講說故事帶出高僧人物的行誼和悲願心,娓娓道來高僧故事中,高僧一幕幕的情節,皆活靈活現地、生動地映在每個學僧的腦海中。綜言之,法師在講述每位高僧時,有幾個特色:
一、高僧一生的行誼:把每位高僧一生的行誼講述一遍。法師或以對比方式,或以直接方式,或反問的方式,啟發學僧高僧的行誼可貴在什麼地方。
二、開啟學僧學習高僧的悲願:說完高僧一生的簡略故事後,法師接著會提示高僧的悲願心,以啟發學僧向高僧來學習。
法師在「高僧行誼」課程,前期(2001-2005)和學僧互動頻繁,如課堂親自點名和要求學僧專題報告等事項,所介紹的高僧主要含蓋了南北朝乃至於近代的高僧。而後期(2006-2008),因身體的關係,抱病授課,所介紹的高僧主要集中在玄奘大師和太虛大師,以及聖嚴法師自己本身的行誼(因篇幅關係,未能以此著墨)。由此窺見其前後期僧教育的轉變。
法師晚期抱病為僧大學僧上課的精神,如玄奘大師一樣,具有堅忍不拔的毅力,且具有深切的大願心,如在〈高僧的六項要素〉課程中,語重心長的叮嚀學僧「只要能夠照著去做,就是高僧的標準」,這樣才能對這個社會、佛教有貢獻。從課程中,展現法師身教和言教的悲心以及對佛法的信心。
就課程的要點而言,法師所提出的高僧的學習守則,易於掌握學習的關鍵處,以及在「從高僧的行誼特質見其悲願」,從悲願中見其行誼中處世的人格之特質和行事之風格。綜合論之,可以看出有其二大特色:一是行誼,二是悲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