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1日 星期二

高僧的學習典範--01

釋常慶
中華佛學研究所畢業生
摘要
本文初略整理聖嚴法師在法鼓山僧伽大學所上「高僧行誼」課程 2001-2008)之內容大意,筆者以2005年做為分期點,將之分為前期(2001-2005)和後期(2006-2008)。前期(2001-2005)僧教育,和學僧互動頻繁,如課堂有親自點名和學僧專題報告等事項,所介紹的高僧主要含蓋了南北朝乃至於近代的高僧。而後期(2006-2008),所介紹的高僧主要集中在玄奘大師和太虛大師,以及聖嚴法師自己本身的行誼(因篇幅關係,未能以此著墨)。由此可見其前後期僧教育的轉變。
法師晚期抱病為僧大學僧上課的精神,如玄奘大師一樣,具有堅忍不拔的毅力,更具有深切的大願心,課程中展現法師身教和言教的悲心以及對佛法的信心。 
就課程的要點而言,法師所提出的高僧的學習守則,易於掌握學習的關鍵處,以及在高僧的「行誼」特質和悲願,從悲願中見其高僧行誼中處世的人格之特質和行事之風格。綜合論之,可以看出有其二大特色:一是行誼,二是悲願。
關鍵詞:聖嚴法師、高僧行誼、行誼悲願
【目次】
一、前言
二、關於「高僧行誼」這門課
(一)課程的目的、重視與主講人物
(二)關於高僧的定義和三個面向
三、前後期的僧教育
(一)前期(2001-2005)的僧教育
(二)後期(2006-2008)的僧教育
(三)僧教育的特色
四、結論

 



一、前言

聖嚴法師(以下簡稱法師)建僧之悲願,承續了太虛大師「志在整理僧伽制度,行在瑜伽菩薩戒本」之志,[1] 期許建立一個現代化的僧團,法師也希望透過課程的培育,培養出具有悲願心的出家人,因此在法鼓山的僧伽大學(以下簡稱僧大),開了「出家心行」、「高僧行誼」、「創辦人時間」等課程,不斷地為僧眾開示出家的心態和觀念。[2]
  本論文初略整理法師於2001年至2008年在法鼓山僧伽大學所上「高僧行誼」課程之內容大意,筆者以2005年做為分期點,將之分為前期(2001-2005)和後期(2006-2008),以便看出法師在僧教育的前後期的變化。[3]

二、關於「高僧行誼」這門課

(一)課程的目的、重視和主講人物

1. 目的

在〈我講的一堂課:「高僧行誼」〉一文中,法師提到僧大的創辦宗旨有:(1)培養如法如律的出家人,(2)植育標準稱職的佛教宗教師人才法師為僧大的學僧上「高僧行誼」這門課的目的,可歸納下列三點:第一、希望(僧大學僧)他們每位都能學習成為高僧;第二、提示高僧的「思想」、「行誼」和「事蹟」三者,以「行誼」最為重要。法師說:「光是有高僧的事蹟與思想,卻少了高僧行誼,尚不足以成就一代高僧。」;第三、學習高僧的人格養成、精神與典範之行誼。由此可知,法師特別重視出家人的養成教育,特別開了「高僧行誼」這門課。[4]

2. 重視

為什麼法師要以高僧作為課程的主軸呢?那是因為法師過去曾協助曹仕邦先生[5] 找史料的因緣而接觸到高僧傳,法師發現高僧有著:「發現危機」→「面對危機」→「從危機中走出來」,展現新一代的佛教,把「佛法就會發揚光大」的使命[6] 法師之所以以高僧作為課程的主軸,是因為高僧傳與一般人傳記在詮釋上有所不同,高僧看「行誼」,一般人傳記看「事功」,[7] 二者的差異如下表所示:
1. 高僧傳與一般人傳記的差異
高僧傳
一般人的傳記
 行誼
 事功(一生的事功)
 行誼中有事功
 事功中無行誼(做事、貢獻很多)

因此,讀高僧傳對出家人很有用處,如法師所說:

讀高僧傳對我們有什麼用?就是從高僧的行誼之中,我們可以見賢思齊、可以景仰。[8]

3. 主講人物

在「高僧行誼」課程,法師主講的高僧人物主要以《大正藏》史傳部之《高僧傳》為主[9] 南北朝的高僧有:鳩摩羅什(334-413,一說350-409)、慧思禪師(515-577)、道信大師(580-651)、牛頭法融禪師(594-657)、玄奘大師(602-664)、澄觀大師(738-839。明朝:紫柏大師(1543-1603)、蕅益大師(1599-1655)、見月律師(1601-1679。近代有:四大師──虛雲大師(1840-1959)、弘一大師(1880-1942)、印光大師(1861-1940)、太虛大師(1890-1947),以及智光老和尚(1889-1963)、廣欽老和尚(1892-1986)、道安律師(1907-1977)、東初老人(1907-1977)、壽治法師(1908-2000)、敏智老法師(1909-1996)、竺摩長老(1913-2002)和王澤坤居士(1904-1973[10] 等等;而課程中略談到的高僧還不只如此。[11]

(二)關於高僧的定義和三個面向

1. 高僧的定義

  什麼叫做高僧?法師說:「所謂高僧是有出離心的,完全是為悲心與菩提心來度眾生,來做佛事,這個就是高。如果名氣很大,他沒有出離心,一切為自己,沽名釣譽,這個叫名僧。」[12] 以此故,高僧須具出離心、悲心和菩提心;反之,為自己,則是一般的「僧」。另在〈出家人有所為有所不為〉課程中,法師說明高僧是對佛教、對法義有貢獻的人,叫做高僧」。[13] 又列舉法顯大師、玄奘大師和智者大師,他們之所以成為高僧,是他們盡其一生都在(1)修學佛法、(2)護持佛法、(3)弘揚佛法。[14] 乃至於近代的弘一大師、虛雲老和尚都是我們學習的典範。[15]
  「高僧」所以成為「高僧」的由來?法師表示,「高僧」不會自稱「高僧」,而是後人對他們的「敬仰、感恩」[16],「把他們的事蹟記錄下來,編入高僧傳」,才成為高僧的。[17] 因此,法師說:「所謂高僧或高尼,並不是自己說:『我是高僧』、我是『高尼』,那麼他自己就是高僧、高尼了。真正的高僧或高尼不會說:『我要成為高僧』、『我要成為高尼』,如果是這樣子的話,相信他們很難成為高僧和高尼。」[18]

2. 高僧的三個面向:思想、行誼、事蹟

法師多次在課程中提到高僧的三個面向:「思想」、「行誼」、「事蹟」。如:
1)〈出家人的行誼〉(2003.09.16 說:「高僧可分成三個部分:一個是高僧的事蹟,一個是高僧的思想,一個是高僧的行誼。」
2)〈高人、高才、高僧〉(2004.09.14)說:「『高僧』可能包括三個項目:高僧的思想、高僧的事蹟、高僧的行誼。」
3)〈調整儀態與情緒〉(2006.12.12):「高僧有高僧的思想,高僧的事蹟和高僧的行誼,這三類是不一樣的。」
4)〈(一)出家人的行誼和(二)高僧與名僧〉(2003.09.16):「我現在要講『高僧』。高僧可分成三個部分:一個是高僧的事蹟,一個是高僧的思想,一個是高僧的行誼。」
5)〈行誼化世,風範長存〉(2004.03.02):「高僧的生命,可以從『思想』、『行誼』、『事蹟』三個面向來看」。[19]
什麼是「思想」、「行誼」、「事蹟」呢?關於「思想」方面,法師說:「高僧思想是指一位出家人,對佛學的思想有獨到的看法。」[20] 所謂「行誼」指的是「高僧一生處世的風範」,[21] 即高僧一生的風格、風骨、典範,[22]「人格的特質、行事的風格」。[23]「事蹟」指高僧一生所做的貢獻,如起廟、講經、著作、修橋等等。[24] 而「行誼」與「事蹟」二者有著密切關係,因為從「事蹟」中可以看到高僧的「行誼」。[25]
法師表示「行誼」是「往往沒有辦法模仿的」,他的風格、特性、典範,只能夠讓人「仰之彌高,鑽之彌堅」,肅然起敬。如紫柏大師「有一種豪邁的性格、氣質,這是他的行誼,並不是事蹟」、「他拿了一把劍,要到塞上去,準備去做將軍防守邊界,準備行俠仗義去,這是他的行誼,也就是獨立特行的風格」。[26] 又紫柏大師嚴守過堂的規矩,有一次過堂遲到,要求維那打他三十扁擔,法師說:
紫柏大師有一次過堂之後,叫維那拿扁擔來,打他三十大板。大家不知道為什麼要打他?他宣佈說:「這個老漢,過堂的時候沒有準時過堂,所以應該打三十板大板。」這是行誼,他的風格、他的行事的準則。[27]
弘一大師研究戒律以外,還用寫字與人結緣,人家買紙給他寫,事先沒說剩下的紙要留給他用,他不會用,法師說:
居士知道了,就告訴弘一大師說:「這個紙是送給法師,您自己支配,您自己怎麼用就怎麼用。」這樣子他就會就拿來用了。這個他的行誼。[28]
除此外,法師也提到虛雲老和尚「堅持自己的苦行,堅持自己一邊度眾生,一邊自己修行」的行誼,印光大師「不剃度出家弟子,也不擔任寺院的住持,他也不起廟」的行誼。廣欽老和尚「他一生苦行,他不麻煩人,可是有人要跟著他一起的時候,他也不會拒絕」的行誼。[29]
又若以高僧的三個面向:「思想」、「行誼」、「事蹟」,來配合慈悲、智慧和品德、品格、儀範,法師說:「高僧是慈悲、有智慧的,再加上行誼。有慈悲,他有事蹟;有智慧,他有思想;加上行誼,就是品德、品格、儀範。」[30]
2:高僧三面向

       慈悲 ──────────────────  事蹟
       智慧 ────────────────── 思想
       品德、品格、儀範 ─────────── 行誼


從上表可知,「思想」、「行誼」、「事蹟」,含括了佛教的悲智雙運,以及個人行持之品德、品格、儀範。








*      收稿日期:2012.09.28,通過審查日期:2013.09.05
本文部份內容曾以簡報方式(PPT)發表於第四屆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信眾論壇」。筆者為中華佛學研究所第14屆畢業生(1999年畢業),後就讀法鼓山僧伽大學並畢業於2008年,目前領執於法鼓山僧伽大學教務處。本文承蒙二位匿名評審的厚愛,耐心地閱讀字句生澀,筆意不明的拙文,心中感激再三。期許本文之整理,有助大眾了解聖嚴法師的僧教育,筆者只是拋磚引玉,希望未來有更多人來研究僧教育,同時藉本文的內容,楷模高僧的行誼,發起大悲願心,為眾生,為佛教,弘法利生。

[1]      釋果光,〈悲願傳承──法鼓山尼僧教育之回顧與展望〉,頁111-112
[2]      釋果光,〈悲願傳承──法鼓山尼僧教育之回顧與展望〉,頁112
[3]      完整的講課日期與主題,請參考附件一:高僧行誼課程周次表。
[4]       釋聖嚴,《法鼓山的故事》:「法鼓山僧伽大學佛學院自二○○一年九月起正式創辦,招收年滿十八歲至三十五歲發願出家奉獻的青年。……報考佛學院的學僧,……他們不是為了學歷而來,而是希望成為一個標準的佛教宗教師人才。這也是法鼓山僧伽大學佛學院的創辦宗旨:培養如法如律的出家人,植育標準稱職的佛教宗教師人才。……我給他們講的一堂課是『高僧行誼』,希望他們每位都能學習成為高僧。從歷代的高僧典範之中,可歸納出造就高僧的主要條件有三:一是高僧的行誼,二是高僧的事蹟,三是高僧的思想。其中又以高僧行誼最為重要,光是有高僧的事蹟與思想,卻少了高僧行誼,尚不足以成就一代高僧。這是我們特別重視高僧行誼的原因;由我講授歷代高僧的人格養成、精神與典範行誼,希望學僧們從中體會、學習。」(頁173-177
[5]      曹仕邦先生當時是學生,後來受聘到中華佛學研究所任課。
[6]      釋聖嚴,〈高僧的條件〉(2001.09.18),法鼓山僧伽大學「高僧行誼」課程。筆者案:原未出版文稿題為〈高僧的特質〉,但內容都提到「高僧的條件」,今依內容而更名為〈高僧的條件〉,下引文同此註。
[7]      釋聖嚴,〈一夢漫言〉(2001.09.25),法鼓山僧伽大學「高僧行誼」課程。
[8]      釋聖嚴,〈一夢漫言〉(2001.09.25),法鼓山僧伽大學「高僧行誼」課程。
[9]      釋聖嚴,〈高僧的條件〉(2001.09.18),法鼓山僧伽大學「高僧行誼」課程。其中法師說明:「上面我提到的高僧傳有《梁高僧傳》、《唐高僧傳》、《宋高僧傳》、《明高僧傳》,從《明高僧傳》之後,有一部《新續高僧傳》,記載的是到二十世紀初為止,明末到清末階段的高僧傳記。」
[10]    附件四:親近善知識的榜樣表。
[11]    請參附件二:課程講說之人物表。
[12]    釋聖嚴,《佛教入門》,頁168
[13]    釋聖嚴,〈出家人有所為有所不為〉(2004.03.16),法鼓山僧伽大學「高僧行誼」課程。
[14]    以上皆參釋聖嚴,〈高僧的條件〉(2001.09.18),法鼓山僧伽大學「高僧行誼」課程。
[15]    釋聖嚴,〈尊重他人、奉獻自己、成就他人〉(2003.03.18),法鼓山僧伽大學「高僧行誼」課程。筆者案:部份文稿同時收於《法鼓山僧伽大學年報九十一年度年報》,頁51-52,題目更名為〈學習出家人的心態〉,日期為2003.3.25,經查證,應為2003.03.18
[16]    釋聖嚴,〈出家的目的〉,《法鼓山僧伽大學九十六~九十七學年度年報》,頁36-37
[17]    參釋聖嚴,〈高僧的條件〉(2001.09.18),法鼓山僧伽大學「高僧行誼」課程。
[18]    釋聖嚴,〈尊重他人、奉獻自己、成就他人〉(2003.03.18),法鼓山僧伽大學「高僧行誼」課程。
[19]    釋聖嚴,《法鼓家風》,頁220
[20]    釋聖嚴,〈高人、高才、高僧〉(2004.09.14),法鼓山僧伽大學「高僧行誼」課程。
         法師提到思想和學問是不太一樣的,也就是「思想家」和「學問家」有所不同。法師說「思想家」有自己的思想,那是「通過學問的學習,重新加以歸納、加以分析、加以組織,之後成為自己一套思想的體系,那就是思想家。」如印度的論師,能從佛的經教、遺教,發揮出他們自己的體系來,屬思想家之一。「學問家」就是「通經、通論、通律」,什麼都懂,但「不一定是有自己的思想」,這是二者的差異。
[21]    釋聖嚴,《法鼓家風》,頁220
[22]    釋聖嚴,〈(一)紫柏大師和鳩摩羅什和(二)欲〉(2003.03.11),法鼓山僧伽大學「高僧行誼」課程。
[23]    釋聖嚴,〈調整儀態與情緒〉(2006.12.12),法鼓山僧伽大學「高僧行誼」課程。
[24]    釋聖嚴,〈(一)紫柏大師和鳩摩羅什和(二)欲〉(2003.03.11),法鼓山僧伽大學「高僧行誼」課程。
[25]    釋聖嚴,〈(一)紫柏大師和鳩摩羅什和(二)欲〉(2003.03.11),法鼓山僧伽大學「高僧行誼」課程。
[26]  釋聖嚴,〈(一)紫柏大師和鳩摩羅什和(二)欲〉(2003.03.11),法鼓山僧伽大學「高僧行誼」課程。
[27]    釋聖嚴,〈(一)出家人的行誼和(二)高僧與名僧〉(2003.09.16),法鼓山僧伽大學「高僧行誼」課程。
[28]    釋聖嚴,〈(一)出家人的行誼和(二)高僧與名僧〉(2003.09.16),法鼓山僧伽大學「高僧行誼」課程。
[29]    釋聖嚴,〈調整儀態與情緒〉(2006.12.12),法鼓山僧伽大學「高僧行誼」課程。
[30]    釋聖嚴,〈調整儀態與情緒〉(2006.12.12),法鼓山僧伽大學「高僧行誼」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