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公式常會以n=0演算基礎的公式。在轉換環境、心態上也是如此。新環境可以轉換一個人的心態。一切都從零開始。零是原始的、清淨的、無染的、不夾過去的。
記得新生講習時,去旁聽男眾學務長法師的一課堂。法師描述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在維護的「舒適圈」,如果「舒適圈」被破壞了,自己會不舒服、不愉快的。如何調整不舒服、不愉快的感覺,自己要觀察自己的「舒適圈」中所隱含的心態,是被侵犯了呢?或是自己內在的心聲在反彈?又法師也拿了二個紙杯作示範,一個戳破,另一個裝滿水。將那杯裝滿水的,倒入破了的紙杯,破了的紙杯中,水一直從底面往下流。法師描述學習如果像破了的紙杯,便不容易裝新的學習,來這裡出家,如果能夠瞭解這些道理,便能很快的調整自己。聽了這一堂課,受用很多,心裡牢牢記住法師的提示。
昨天在受戒時(重受行者戒),師父開示出家是「重生」、「要一百八十度的轉變」、「並不是出了家,就沒有煩惱」,「如果有煩惱,摸摸頭,記得自己已經出家,要少煩、少惱」。教授阿闍黎也開示,「出家是專業對治煩惱的專家」,也是「煩惱的終結者」,並且要「怨親平等」。
再回到這環境,覺得很熟悉、很舒服。穿起行者服也覺得這是自己應該穿的。現在沒有任何外在的壓力,心裏是空空鬆鬆的,覺得很平穩又踏實。我不知道我是不是一個可以給師長「捧喝」的人,我是那種根器嗎?我只知道在師長「捧喝」的前後,我是那麼的痛苦、是掉在無底深淵的,反過來想,是不是因為我的小聰明,不得不走這一召,如果沒有師長「捧喝」的喚醒,覆蓋在黑暗中的光明無法顯現,搖擺的心無法安下心來,不能翻身的執著,無法有那麼一點點的覺醒及體會。受戒是「重生」了,不再是那個破了的紙杯了。
在受戒當中,除了上述所說,師父也不時開示,出家了,要扭轉受戒容易持戒難的錯誤觀念,只要該做的做,不該做的不做,那就對了;要好好持守自己清淨的戒體。最令人感動的是,師父開示出家了,身心就是三寶的,那是布施心,是要來奉獻的。想想,出家了,身心都布施給三寶了,那還能再生起煩惱,難道要將煩惱布施給三寶不成,這是顛倒見啊!以清淨的身口意布施給三寶,那是「煩惱的終結者」。
自己勉勵自己,一切從零開始,新的開始,新的學習,我是抱持著「還願」與「學習」而來的。「還願」,還我累劫未了的願,盡形壽獻身命的願。「學習」,學習如何當一個真正的出家人。是「重生」的開始了。
記得新生講習時,去旁聽男眾學務長法師的一課堂。法師描述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在維護的「舒適圈」,如果「舒適圈」被破壞了,自己會不舒服、不愉快的。如何調整不舒服、不愉快的感覺,自己要觀察自己的「舒適圈」中所隱含的心態,是被侵犯了呢?或是自己內在的心聲在反彈?又法師也拿了二個紙杯作示範,一個戳破,另一個裝滿水。將那杯裝滿水的,倒入破了的紙杯,破了的紙杯中,水一直從底面往下流。法師描述學習如果像破了的紙杯,便不容易裝新的學習,來這裡出家,如果能夠瞭解這些道理,便能很快的調整自己。聽了這一堂課,受用很多,心裡牢牢記住法師的提示。
昨天在受戒時(重受行者戒),師父開示出家是「重生」、「要一百八十度的轉變」、「並不是出了家,就沒有煩惱」,「如果有煩惱,摸摸頭,記得自己已經出家,要少煩、少惱」。教授阿闍黎也開示,「出家是專業對治煩惱的專家」,也是「煩惱的終結者」,並且要「怨親平等」。
再回到這環境,覺得很熟悉、很舒服。穿起行者服也覺得這是自己應該穿的。現在沒有任何外在的壓力,心裏是空空鬆鬆的,覺得很平穩又踏實。我不知道我是不是一個可以給師長「捧喝」的人,我是那種根器嗎?我只知道在師長「捧喝」的前後,我是那麼的痛苦、是掉在無底深淵的,反過來想,是不是因為我的小聰明,不得不走這一召,如果沒有師長「捧喝」的喚醒,覆蓋在黑暗中的光明無法顯現,搖擺的心無法安下心來,不能翻身的執著,無法有那麼一點點的覺醒及體會。受戒是「重生」了,不再是那個破了的紙杯了。
在受戒當中,除了上述所說,師父也不時開示,出家了,要扭轉受戒容易持戒難的錯誤觀念,只要該做的做,不該做的不做,那就對了;要好好持守自己清淨的戒體。最令人感動的是,師父開示出家了,身心就是三寶的,那是布施心,是要來奉獻的。想想,出家了,身心都布施給三寶了,那還能再生起煩惱,難道要將煩惱布施給三寶不成,這是顛倒見啊!以清淨的身口意布施給三寶,那是「煩惱的終結者」。
自己勉勵自己,一切從零開始,新的開始,新的學習,我是抱持著「還願」與「學習」而來的。「還願」,還我累劫未了的願,盡形壽獻身命的願。「學習」,學習如何當一個真正的出家人。是「重生」的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