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0日 星期六

人情世故

高中來臺前都住在鄉下,在鄉下,人情世故很單純。

鄉下的前村和後村都住馬來人,中間住華人。若有華人或馬來人過年,都會互送過年禮物。或有華人或馬來人嫁娶,大家都會知道與賀慶。話說若後村的馬來人嫁娶,一列的嫁娶就會從前村走到後村,「琨邦」(一種樂器)一直從頭打到尾,穿著馬來人的衣裳,還真好看。華人多用一列的嫁娶轎車,作為工具。華人過年時,俗家母親都會叫我與妹妹去送禮,不久便會收到馬來人的回禮。

住鄉下,上學只是單純來回華中與鄉下,少去城裏,只有看病,協助俗家祖母丶母親提東西,才會到城裏逛一逛。

離鄉,就直接來臺灣讀書,一路走來,一直都在學校讀書丶教書乃至研究。對人情互動較不懂,故我「憨」「憨」的(台語)。同行善知識勉勵:「憨人有憨福」。

在團體中生活,人來自四面八方,四面八方的人各有各自的原生家庭和工作歷練的背景,相處間便有一種「文化」,難免各見其招了!有一位師長勉勵:「一心為佛,為常住,為師父去用功和服務,其他的人事問題,就不去理了。」
另一位師長勉勵:「就修行而言,直心是道場,⋯⋯因您不與人爭高下,這就是菩提資糧啊!⋯⋯這是多生累劫所累積的特質呀!」

這些勉勵,打從心底,真的很感恩!這些話一定要牢牢記在心頭。雖然快要成為「半百」的人,人情世故,待人處事,還像小朋友一樣在學習當中,最重要的是不忘出家的初發心,出家為了生死,在還沒有了生死前,好好的精進丶好好的學習。

出家為了了生死,
生死未了得精進。
人事非非勿理會,
做個閒僧寄書畫。
(2016.12.10,上午8:28)